第565章 心理攻势(2/2)
很快,在某些仍在固守的敌军据点里,他们的电台接收到了奇怪的信息:
“告国民党军第七十一军弟兄书:你们已被重重包围,外无援兵,内无粮草。蒋介石集团腐败卖国,大势已去。勿再为独夫民贼卖命,解放军优待俘虏,欢迎弃暗投明……”
“最新战报:我军已于昨日全歼张各庄守敌一个营,俘虏三百余人,缴获无算。负隅顽抗者,唯有死路一条……”
甚至,还穿插着一些思乡的民歌和“某某地已解放,百姓分田分地”的“好消息”。
这些信息真真假假,混合着心理暗示和事实压力,不断侵蚀着敌军本就低迷的士气。
在接下来对几个小型据点的拔除战斗中,“雪狼”团采取了“围三阙一”的战术,往往在军事打击的同时,辅以阵前喊话。
“国军弟兄们!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你们的长官早就坐飞机跑了!别再替他们送死了!”
“想想家里的爹娘老婆孩子!”
有时,胡老疙瘩的爆破组会在夜间将宣传单用迫击炮打到敌军阵地里。有时,水生这样的神枪手会精准地打掉敌军阵地上挑衅的军官,却对放下武器的士兵网开一面。
军事压力与心理攻势双管齐下,效果显着。一些小型据点的守军抵抗意志迅速瓦解,往往在“雪狼”发动总攻前,就举起了白旗。甚至出现了小股敌军带着武器,趁夜主动投诚的情况。
“团长,这法子真管用!”周大海看着又一批主动来降的敌军,咧着嘴笑道,“比硬啃省劲多了,还减少了咱们的伤亡。”
林锋点了点头,目光深邃:“战争,从来就不只是武器的较量。人心的向背,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他清楚,这种心理攻势的基础,是“雪狼”之前一系列干净利落的军事胜利所建立的威慑,是解放军优待俘虏政策的真实体现,更是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丧失民心的必然结果。
然而,他也知道,这种手段并非万能。对于某些死硬分子,或者像即将可能遭遇的“猎犬”那样的精锐部队,心理攻势的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真正的硬仗,终究还是要靠实力去碰撞。
但无论如何,“雪狼”团在这场夏季攻势中,不仅展现了其锋利的“獠牙”,也开始灵活运用“攻心”之术,正逐渐成长为一支令敌人从肉体到精神都感到恐惧的全能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