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侯府里的瓜换了一批(1/2)
侯府的冬日总是安静的,可最近几日,府里的氛围却悄悄变了 —— 下人们聚在一起时,不再是聊些家长里短的旧话题,反而多了些关于京城和边境的新鲜 “瓜”,连带着林砚都觉得,府里的 “瓜” 好像悄悄换了一批。
这天午后,林砚抱着暖手炉坐在廊下晒太阳,正好听见两个负责洒扫的丫鬟在不远处低声聊天。
“你听说了吗?京城那边,靖安王的案子好像快查清了,听说皇上都下令要抓那些伪造证据的人了!” 一个丫鬟的声音里满是兴奋。
另一个丫鬟连忙追问:“真的假的?我前几天还听厨房的张婶说,靖安王说不定要被流放呢,怎么突然就反转了?”
“嗨,那都是以前的老黄历了!” 先开口的丫鬟压低声音,“我听我表哥说的,他在京城的驿站当差,亲眼看见镇北侯派人把笔迹鉴定的结果送进宫了,还有边境赵副将那边也找到了证据,证明是前外戚的人私通北狄,想嫁祸给靖安王。现在京城都传遍了,说靖安王是被冤枉的!”
林砚听着,心里悄悄乐了 —— 这些丫鬟嘴里的 “瓜”,可不就是爹爹和自己一直在忙活的事嘛!只是没想到,才短短几天,消息就传到侯府的下人间了。
正想着,负责伺候祖母的刘嬷嬷端着一碗刚炖好的梨汤走过来,看见林砚,笑着说:“小主子,老夫人让您过去喝梨汤,顺便跟您说个新鲜事。”
林砚跟着刘嬷嬷走进祖母的房间,刚坐下,祖母就笑着递过梨汤:“快尝尝,刚炖好的,加了冰糖,润嗓子。”
林砚喝了一口,甜丝丝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舒服得眯起了眼睛。祖母看着她的样子,笑着说:“刚才听刘嬷嬷说,府里的下人们都在聊京城的事?”
林砚点点头:“嗯,她们都说靖安王伯伯的案子快查清了,还说要抓坏人呢。”
“可不是嘛,现在府里的话题都变了。” 祖母拿起一旁的针线,“以前她们总聊些谁家的姑娘要嫁人、谁家的小子考中了秀才,现在倒好,开口闭口都是京城的案子、边境的动静,连带着我都知道了不少新鲜事。”
林砚好奇地问:“祖母,为什么大家突然都聊这些了呀?”
祖母放下针线,摸了摸林砚的头:“还不是因为你爹爹。以前你爹爹在边境,府里的消息都慢半拍,现在你爹爹回来了,又在忙着处理靖安王的案子,府里的人自然也跟着关心这些事。再说了,这些事可比家长里短的有意思多了,谁不想听点新鲜的?”
林砚想了想,觉得祖母说得有道理。她又想起早上听管家跟爹爹汇报时提到的,边境那边,赵副将不仅找到了前外戚私通北狄的证据,还抓到了几个接头的奸细,现在边境的士兵们都士气大振,连带着侯府里负责传递消息的小厮,聊起边境的事时都格外自豪。
“对了,祖母,” 林砚突然想起一件事,“我昨天还听小厮说,边境的那个漠北部落,以前总跟咱们作对,现在听说靖安王的案子要查清了,又怕又悔,还派人来跟赵副将求和呢,想跟咱们大靖通商。”
“哦?还有这事?” 祖母有些惊讶,“这可真是新鲜,以前那个漠北部落不是挺横的吗,怎么突然就服软了?”
“我听爹爹说,他们是怕咱们大靖派兵去打他们,再说了,跟咱们通商能赚不少钱,他们才不傻呢!” 林砚说得头头是道,这些都是她昨天在爹爹的书房外偶然听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