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 > 第72章 思想熔炉

第72章 思想熔炉(2/2)

目录

“说得好!”赵罗提高声音,“不管你以前是族人、流民,还是官军、俘虏,只要入了铁石山的门,就是‘铁石山人’!没有‘原族’‘新附’的说法,只有‘兄弟姊妹’!工坊里,你造的枪护着我;田地里,我种的粮养着你;战场上,咱们一起拼杀——这才是铁石山的规矩!”

屋里响起了掌声,连之前拘谨的新附主管,也跟着拍起了手。

最后是“纪律与未来”。赵罗拿出民政司制定的《铁石山规》,念了几条:“凡伤人者,按轻重罚贡献点;凡偷懒耍滑者,扣粮;凡立大功者,不管出身,皆升衔赏地。”又指着窗外的梯田和工坊:“咱们现在有粮吃,有枪用,以后还要盖更多房子,让老人有地方养老,让孩子能读书,让所有人都不用再怕被抢、被饿!但这得靠大家一起干,谁也不能拖后腿!”

第一堂课结束时,天已经黑了。赵虎走出石屋,还在琢磨赵罗的话:“以前只觉得守住山就行,现在才明白,让所有人都把这里当自己家,才是真的守住了。”

接下来的日子,讲习所的课一日不落。第二批是各队的伍长和工匠头目,第三批是普通战兵和农夫,连老人和半大的孩子,也由陈秀才带着,听简化版的课——讲“团结不饿肚子”“一起打坏人”。

夜晚的铁石山,不再只有工坊的打铁声和操练场的喊杀声。讲习所的石屋里,灯火通明,赵罗或陈秀才的宣讲声,夹杂着众人的提问和讨论声,飘出石屋,传遍山坳:

“府主,我以前是流民,现在能分到田,真的能一直种吗?”

“当然能!只要你好好种,田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那我以后就是铁石山人了?不再是‘外来的’了?”

“对!从你进山门那天起,就是铁石山人!”

有原族的老人,听完课主动找新附的流民聊天,教他们种红薯的窍门;有新附的工匠,在工坊里帮原族铁匠改进工具;连巡逻的战兵,元从和新补的士兵也开始互相递水、说笑。

石墙上“铁石山人,不分彼此”的字,在灯火下显得格外醒目。一种新的认同感,像种子一样,在讲习所的朗朗声中,在大家的讨论里,悄悄生根、发芽。

赵罗站在讲习所外,听着屋里的声音,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知道,思想的改变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但至少,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只要这“思想熔炉”一直烧着,铁石山的人,终将真正拧成一股绳——不是靠刀枪,而是靠“我们都是铁石山人”的信念。

这股信念,会比钢枪更坚固,比火炮更有力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