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 > 第11章 夜遁铁石山

第11章 夜遁铁石山(1/2)

目录

子时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里远远传来,又很快被风吞没。

赵家村的灯火,早已熄得干干净净。连平日里最警醒的狗,都被提前用布条勒住了嘴,只敢发出呜呜的低哼。

百余口人,像一群蛰伏的夜兽,悄无声息地聚集在村西头的老槐树下。没有火把,只有借着朦胧的月光,能看清彼此模糊的轮廓。

“都齐了?”赵远压低声音问,目光扫过黑暗中的人影。

“齐了,远哥。”赵二叔公的声音从旁边传来,“老的小的,一个没落下。”

赵罗扶着一根粗树枝站在一旁,胸口的伤还在隐隐作痛,但他不敢懈怠。他看着黑暗中那些紧紧依偎在一起的身影——三奶奶被两个后生架着胳膊,脚步蹒跚;抱着孩子的妇人把孩子死死搂在怀里,生怕一声啼哭惊动了什么;几个半大的少年,手里攥着削尖的木棍,眼神里有害怕,却强撑着站在队伍边缘,想替大人分担些什么。

“走。”赵远只说了一个字。

队伍动了。

没有喧哗,甚至连脚步声都压得极低。青壮汉子们走在最外侧,背着沉重的铁匠工具和粮食布袋,腰里别着磨利的柴刀,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中间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坑洼的土路上。

路很难走。没有月光的地方,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有人不小心踩进了泥坑,踉跄了一下,赶紧扶住身边的人,连痛呼都硬生生憋了回去。妇人怀里的孩子若是哼唧两声,立刻就被母亲用手指或衣角堵住嘴,只留下细微的吞咽声。

赵罗走在队伍中间靠前的位置,一边留意着前方赵虎留下的记号——那是用石块在路边摆出的隐晦形状,一边回头看着身后的族人。他能感觉到,每个人的身体都绷得很紧,呼吸急促而压抑。

没有人说话。

不是不想说,是不敢说,也不知道说什么。

前路是未知的铁石山,是荒山野岭,能不能活下去,全凭天意;后路是熟悉的家园,却早已成了催命的牢笼,一步也回不得。沉默里,有对故土的不舍,有对未来的迷茫,更多的,是被绝境逼出来的、沉甸甸的隐忍。

赵远走在最前头,手里拿着一把砍刀,时不时挥臂砍断挡路的荆棘藤蔓。他的背影在夜色里显得格外宽厚,却也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沉重。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告别——告别住了一辈子的家,告别祖辈开垦的土地,告别那些埋在村口老槐树下的先人。

赵罗看着父亲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他来自现代,对“故土难离”的感受或许不如这些土生土长的族人深切,但他能理解这份沉默里的痛。可他更清楚,不离开,就是死。

队伍渐渐深入西边的山地。路越来越窄,越来越陡。有时候,一段仅容一人通过的崖边小路,需要前前后后照应着,才能慢慢挪过去。有妇人脚下一滑,惊呼差点出口,被身边的人及时捂住了嘴,两个人一起顺着土坡滑下去几步,才被

“小心。”有人低声提醒,声音里带着后怕。

赵罗的心也跟着揪紧。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二十里的山路,对这群饿着肚子、带着老弱的人来说,是一场艰巨的考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