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宝象国忧:国王哭诉“公主被黄袍怪掳走”(1/2)
夜色渐褪,东方泛起鱼肚白,唐僧师徒四人踏着晨露继续西行,朝着狮驼岭的方向稳步前行。经过一夜赶路,众人虽有疲惫,却因心中的约定与信念,始终保持着戒备与坚定。晨光穿透山林,洒在蜿蜒的山道上,将四人的身影拉得修长,沿途的鸟鸣与溪流声,暂时驱散了几分三界抗争的沉重气息。
行至正午时分,前方隐约出现一座城池的轮廓,青砖黛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城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烫金匾额,上书“宝象国”三个大字。城池规模宏大,城墙高耸,城门处往来商旅络绎不绝,透着几分繁华景象。孙悟空火眼金睛远眺,见城中灵气虽盛,却隐隐萦绕着一丝郁结的愁绪,不由皱眉道:“师父,这宝象国看似太平,却藏着几分不对劲,俺老孙隐约察觉到一股妖气,还有浓郁的哀伤之气。”
唐僧闻言,心中一紧,合十道:“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若城中真有危难,我等自当尽力相助。”话音未落,城门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几名守城士兵神色慌张地跑向城内,口中高声呼喊:“快去禀报国王!高僧来了!说不定高僧能救公主!”
师徒四人对视一眼,加快脚步走向城门。守城士兵见四人装束奇特,尤其是孙悟空尖嘴猴腮、沙僧络腮胡满脸,虽有几分忌惮,但想到传闻中高僧的神通,还是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几位高僧,可是从东土大唐而来?我等国王正为公主之事愁肠寸断,还望高僧能随我等入宫,救救我家宝象国!”
唐僧点头应道:“施主不必多礼,我等正是东土取经之人,若真能为贵国排忧解难,自当效劳。”
跟随士兵穿过繁华的街道,沿途百姓见师徒四人前来,纷纷围拢过来,眼神中满是期盼与焦虑。有人低声啜泣,有人窃窃私语,谈论着公主被掳的遭遇,气氛愈发沉重。猪八戒忍不住问道:“老乡,你们国王的公主到底出了什么事?怎么整个都城都愁云惨雾的?”
一位白发老者叹了口气,眼圈泛红:“高僧有所不知,三个月前的一个月圆之夜,突然有一头黄袍怪从天而降,闯入皇宫,将貌美如花的百花羞公主掳走,至今杳无音讯。国王派人四处搜寻,却连怪物的踪迹都找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公主身陷险境,每日以泪洗面,愁得头发都白了!”
沙僧眉头紧锁:“那黄袍怪可有什么特征?掳走公主去往何处了?”
“那怪物身高丈余,身披黄袍,面如锅底,一双铜铃大眼透着凶光,手中还握着一柄月牙铲,神通广大,无人能敌。”老者回忆着当时的情景,声音颤抖,“他掳走公主时,驾着一阵黑风,朝着北方的碗子山方向去了,据说那里有一座波月洞,想必就是那怪物的巢穴!”
孙悟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不过是个黄毛妖怪,也敢在此为非作歹!待俺老孙找到他,一棒打成肉泥,救回公主!”
说话间,众人已抵达皇宫门口。宝象国国王早已率领文武百官等候在殿前,只见他面容憔悴,双目红肿,鬓角添了许多白发,全然没有一国之君的威严,反倒透着无尽的愁苦。见唐僧师徒到来,国王快步上前,不顾九五之尊的身份,对着唐僧深深一揖:“高僧远道而来,救苦救难,恳请高僧救救我的女儿!若能平安带回百花羞公主,朕愿将宝象国一半江山相赠,永世感激高僧大恩!”
唐僧连忙扶起国王,温声道:“陛下不必多礼,出家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等定当竭尽全力,救回公主,无需任何回报。还请陛下详细说说当时的情况,也好让我等制定对策。”
国王擦干眼角的泪水,哽咽着将事情的经过细细道来:“三个月前,正值中秋佳节,朕与公主在御花园赏月,突然狂风大作,黑雾弥漫,一头黄袍怪从天而降,二话不说就将公主掳走。那怪物神通广大,宫中侍卫根本不是对手,被他伤了数十人。朕派人四处寻访,甚至请了不少道士僧人前来降妖,却都被那黄袍怪打得落花流水,有的甚至丢了性命。如今宫中上下人心惶惶,朕更是日夜难安,若公主有个三长两短,朕还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啊!”
说到动情处,国王忍不住放声大哭,文武百官也纷纷垂泪,殿内一片悲戚。猪八戒见国王哭得伤心,忍不住拍了拍胸脯:“陛下放心!俺老猪当年也是天蓬元帅,降妖除魔是家常便饭,那黄袍怪就算再厉害,也敌不过俺的九齿钉耙!还有俺大师兄孙悟空,神通广大,定能将公主平安救回!”
孙悟空也上前一步,语气坚定:“陛下莫哭!俺老孙这就去碗子山波月洞,把那黄袍怪揪出来,救回公主!保管让他有来无回!”
唐僧看着国王悲痛欲绝的模样,心中恻隐之心更甚,郑重地说道:“陛下,我师徒四人既遇此事,便没有袖手旁观之理。悟空神通广大,可前往波月洞探查虚实,伺机救回公主;八戒、沙僧随我在宫中等候,随时准备接应。无论如何,我等定会全力以赴,助陛下找回公主,还宝象国安宁。”
国王闻言,感激涕零,再次对着唐僧躬身行礼:“多谢高僧!多谢高僧!朕代表宝象国百姓,感激高僧的大恩大德!若高僧需要任何帮助,尽管开口,朕定当全力配合!”
“陛下只需派人告知碗子山波月洞的具体方位即可,其余之事,交给我等便是。”唐僧说道,随即转头看向孙悟空,“悟空,此去务必小心,那黄袍怪能掳走公主且屡次击退救兵,定有几分本事,不可轻敌。若情况危急,切勿硬闯,可回来与我们商议对策。”
孙悟空咧嘴一笑,拍了拍腰间的金箍棒:“师父放心!俺老孙火眼金睛能辨善恶,金箍棒能破万法,区区一个黄袍怪,还奈何不了俺!待俺找到波月洞,定将公主平安带回!”说罢,他纵身一跃,化作一道金光,朝着北方碗子山的方向飞去,瞬间消失在天际。
国王见孙悟空有如此神通,心中的焦虑稍稍缓解,连忙吩咐宫女太监备下斋饭,款待唐僧三人。宴席间,国王不断询问孙悟空的来历与神通,唐僧一一耐心解答,言语间透着对徒弟的信任与期许。百官们也纷纷上前敬酒,祈求公主能平安归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