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 > 第98章 潜流交锋 慧眼破局

第98章 潜流交锋 慧眼破局(1/2)

目录

陈嘉佑引入神秘战略投资机构的提议,与苏晚晴预警式的来信,如同两股性质不同却几乎同时抵达的潜流,撞击在李卫国心头,让他瞬间从公司高速发展的日常事务中警醒过来。他意识到,青山公司正站在一个更为错综复杂的十字路口,面临的已不仅仅是市场竞争或常规的政策风险,而是更深层次的资本博弈与方向抉择。

他没有立刻召开会议讨论,而是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地图和那份来自开曼群岛的“环太平洋联合投资基金”的简介材料,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陈嘉佑的提议,看似诱人。该基金承诺注入大笔资金,帮助青山公司进行技术升级、品牌推广和国际市场开拓,甚至描绘了未来在海外上市的宏伟蓝图。这对于任何一家渴望快速扩张的企业来说,都难以拒绝。但李卫国的直觉和前世积累的经验告诉他,资本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家基金背景模糊,股权结构复杂,一旦让其进入,很可能成为陈嘉佑日后夺取公司控制权的“特洛伊木马”,甚至可能利用复杂的金融手段,将青山公司的核心资产和利润逐步转移、掏空。届时,他和社员们辛苦创下的基业,恐将沦为国际资本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而苏晚晴的提醒,则让他看到了另一层面的风险。省里的调研,本是一次展示成绩、争取更高层面支持的良机。但“平衡多方考量”这句话,暗示着这次调研的结论,可能并非完全由业绩决定,而是会受到各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陈嘉佑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提出引入资本,难保不是想借调研之机,利用某些人对“引入国际知名资本”的盲目推崇,来施加压力,促成此事。若自己在调研中表现出任何犹豫或“不合作”,都可能被曲解为“思想保守”、“缺乏开拓精神”,从而影响调研结论,甚至可能失去已有的政策支持。

这两股潜流,一明一暗,一外一内,形成了夹击之势。

沉思良久,李卫国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不能被动应对,必须主动破局!而破局的关键,在于“趋利避害”和“借力打力”。

他首先找到了杨书记和老周,进行了一次极为坦诚和深入的汇报。他没有隐瞒陈嘉佑的提议,而是客观分析了其可能带来的资金好处与潜在的控制权风险,尤其强调了该基金背景不明可能带来的长期隐患。

“……杨书记,周主任,引进资金我们欢迎,但前提是必须确保我们对企业的主导权,确保青山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安全,确保古塬县和社员们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这个环太平洋基金,来路不清,条件模糊,我认为风险大于收益,绝不能轻易引入。”李卫国态度鲜明。

杨书记听完,神色凝重。他信任李卫国的判断,也深知保护好青山公司这个改革标杆的重要性。“你的顾虑很有道理。引进外资不能盲目,更不能以丧失自主权为代价。这件事,县里支持你的决定。在省里调研组面前,我们会明确表达这个立场。”

得到了县里的背书,李卫国心中稍定。接下来,他需要准备应对省调研组,尤其是要化解可能存在的、倾向于快速引入资本的声音。

他再次仔细梳理了苏晚晴信中的提示。“勿授人以柄”,这意味着公司自身不能有任何明显的瑕疵或可被攻击的弱点。他立刻组织了一次内部审计和合规检查,确保所有账目清晰、经营规范、环保安全达标,尤其是与杜兰德手工坊等外商的合作流程,务求完美无瑕。

同时,他准备了一份更为详尽的汇报材料。材料不仅展示公司的辉煌业绩和对地方的贡献,更重点阐述了公司“以我为主、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强调了在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同时,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品牌独立性的核心原则。他还特意准备了一份关于植物鞣制工艺未来技术发展规划的蓝图,展示公司不依赖外部资本,同样具备持续创新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几天后,由省对外经济合作处牵头,多个部门联合组成的调研组如期抵达古塬县。带队的是合作处一位姓王的副处长,苏晚晴作为核心成员随行。调研组的阵容,印证了此次调研的分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