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2/2)
见邢召愁容满面,刘照天打趣道:“邢总,怎么这副表情?”
邢召叹了口气:“刘总,李会长是出了名的小心眼,我们实在没必要当面撕破脸。”
“您把他逼到这份上,就算为了面子,他也一定会跟我们斗到底的。”
“是吗?”刘照天微微一笑,拍了拍邢召的肩膀,“我倒是怕他只会耍嘴皮子呢。”
“呃?”邢召一脸错愕。
刘照天并未多作解释,只是转头望向车外步履匆忙的行人。
最初他不过是打算扳倒马家,至于东方报业的产业,他并不太在意。
没想到李祖泽竟会出面为马家担保,今天倒也不算白来一趟。
东方报业与他手下的报社相比,无非规模稍大、人手略多,大多数业务也高度重合,即使全盘接手,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而李祖泽则不同,他掌握着东南亚最大的图书发行渠道,而这正是刘照天目前最薄弱的一环。
尽管他公司的漫画杂志在东南亚销量不错,但单行本的销售始终不尽如人意。
他资金雄厚,不缺钱,但在图书发行界仍是新人。
建立发行渠道并非有钱就行,既需要强大的地推团队,又需与各地书店建立紧密联系,全凭时间与耐心打磨。
以往他虽然眼红,却不敢轻易出手,以免引发整个行业的反弹。
如今双方撕破脸,只要李祖泽对他出手,他顺势反击夺走对方的图书发行渠道,外界也只会视之为一种报复手段。
尽管刘照天决定与李祖泽交锋,但这个对手却比以往任何对手都更难对付。
这或许是他多年来所遇最强大的敌人。
虽然在资本社会,有钱便是硬道理。
李祖泽在资金调动上与沈壁不在一个量级,但他在传媒行业所能调动的资源,堪称亚洲第一。
或许他旗下只有几家看似不起眼的报刊。
但他之所以能担任报业协会会长,是因为他在图书发行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
他公司每年出版的新书约占香港中文图书出版总量的一半。
发行网络和零售点已延伸至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他还有药业大亨的身份。
保守估计,他现在能调动的资金量不亚于刘照天。
同时,李祖泽出手不会像沈壁那样顾虑重重。
沈壁虽然恨不得刘照天立刻消失,但事情一旦闹大,可能登上国际新闻,不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因此得罪沈壁,刘照天并不太在意。
而李祖泽不仅有钱,还拥有无与伦比的传媒优势。
在实力对比上,刘照天完全处于下风。
因此,对付李祖泽还需步步为营。
眼下双方第一轮交锋的焦点集中在“马家”。
李祖泽 到墙角,不得不力保马家。
刘照天决心不留任何隐患,打算借此机会彻底击垮马家全族。
……
刘照天与邢召一回到报社,他便对紧皱眉头的邢召吩咐:“立刻把所有能联系上的狗仔都叫到大会议室,我有重要安排。”说罢,也不多做解释,径直走向会议室等待众人到来。
三个小时后,会议室里已聚集了八十多人。
见邢召点头示意,刘照天明白该来的基本都到了。
他让助理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逐一发到每个人手中。
待大家翻阅完毕,刘照天布置任务:“明早,我要资料上的人准时出现在东方报社大楼前。”
“每带来一户,奖金十万。如果有人愿意出面作证,每户再加二十万。”
“别想耍花样,我会派人全程盯着。”说完,他不再理会室内众人,转身离开会议室。
这些资料由刘照天提前备好,包含详细的个人信息,但并未提供具体住址。
不过,他对香江狗仔寻人的本事很有信心——他们不止会编故事,找人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一切果然如刘照天所料。
第二天,数百人井然有序地聚集在东方报业大楼前。
一眼望去,人人脸上写满愤慨。
但刘照天清楚,人群中不仅包括真正的受害者,还有凑热闹的,以及他安排维持秩序的人手。
一时间,整条街被堵得水泄不通,随处可见举着标语的人。
为营造悲凉氛围,刘照天还派出一队人抬着棺材来到东方报业门口。
这支“送葬队伍”配置齐全:有人打幡,有人哭丧,有人吹唢呐,有人捧遗像,还有人沿途抛撒纸钱。
每人表情都恰如其分,恰似亲人刚刚离世,上演了一出人间悲剧。
整套流程看似繁复,实际花费不过两万多港币。
刘照天甚至考虑多请几支这样的队伍——龙套演员实在便宜,入戏又快。就算雇上几十队,开销也远不及今天打点各方面的花费。
光是打点交通、环保等部门的费用就超过百万。若现场气氛不够热烈,他真觉得这笔钱花得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