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 > 第144章

第144章(1/2)

目录

刘照天来到报社后,没有让前台通报,而是直接敲响了刑总编办公室的门。

当刘照天出现在办公室时,刑总编立即起身,准备绕过办公桌迎接老板。

刘照天瞥见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赶紧摆手示意:“你先忙你的,我今天没什么要紧事,等你忙完再聊也不迟。”

这时刘照天才意识到,公司里最清闲的恐怕就是自己,而最忙碌的负责人非刑总编莫属。

作为报社负责人,刑总编既要处理报社的日常运营,又要兼顾内容审核工作。

刘照天旗下现有综合类报纸《今日头条》、经济类报刊《经济界刊》,以及八份娱乐报刊,还有七八本周刊和月刊杂志。所有这些刊物的最终审稿和定稿都由刑总编负责,再加上接连不断的会议,工作量十分繁重。

幸好刑总编年纪尚轻,身体硬朗,换成别人恐怕早已支撑不住。

与其他规模相近的香江报社相比,他们的总编通常不会如此忙碌,只需把握方向即可。

这种情况并非刑总编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报社成立时间尚短,虽然资金充足,但至今仍未找到合适的副手分担工作。

见刑总编要放下工作迎接自己,刘照天连忙让他先忙正事,自己则走到会客区泡了杯茶。

刑总编领会了刘照天的意思,简单寒暄两句后便继续伏案工作。共事这么久,他很清楚这位老板注重实效,不在乎虚礼,于是也不再客气,专注处理文件。

刘照天见刑总编重新投入工作,也从包里取出渠道统计报告翻阅起来。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纸张翻动和钢笔书写的沙沙声。

一个多小时后,刑总编终于暂告一段落,来到刘照天身边歉声道:“李总,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刘照天示意他在沙发就座,收起茶几上的文件说道:“老刑啊,听说你每天都忙到晚上十点多?这样下去可不行,时间长了家里人都该埋怨我了。”

刑总编笑着打趣道:“现在我每天回家洗完澡倒头就睡,我妻子还以为我有了钱就在外面养小情人,所以对她不闻不问呢。”

刘照天听出对方虽以玩笑口吻说话,话里却有几分耐人寻味的意思。不过他也明白这是人之常情,便也顺着说了两句玩笑话。

玩笑过后,刘照天正色道:“老刑,咱们报社规模越来越大,公司资金也不缺,你得找几个副手帮忙了。现在你一个人还能应付,等报刊种类再多些,可就真忙不过来了。”

邢总编苦笑:“怎么可能没找?这段时间少说也试了三四个,可没一个合心意的。现在都有点灰心了,不敢再抱太大希望。我打算先撑过这段时间,社里有几个苗子不错,锻炼几个月再让他们慢慢接手一部分工作。”

刘照天认可道:“内部提拔用起来确实更顺手,但这需要时间。眼下还是先找个帮手,等

邢总编沉思片刻,点头应下。

刘照天见他同意,便转了话题:“咱们报社有个叫小卓的记者,最近挺出风头。”

邢总编不解为何突然提起一个小记者,疑惑地看向刘照天。

刘照天表情严肃起来:“我承认娱乐新闻需要吸引眼球,但无论如何都得守住底线。要是只惹没背景的小明星也就算了,可要是惹到那些资本家,他怕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你转告他,钱财是身外之物,命才是自己的,别为钱把命搭上。”

邢总编震惊道:“老板,这小卓我了解,他的新闻虽然有时过界,但真有这么严重?”

刘照天语气转冷:“严重?人家电话都打到我这儿了!你手下那记者居然在人跟女朋友逛街时 人家女朋友的私密照,你说严不严重?对方说了,这次看在我的面子上就算了,再有下次直接砍死他全家,沉海!”

“让你手下的人注意点,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得罪这么多人,再出事就让他自生自灭。”

邢总编陷入沉思。他看过小卓交来的照片,都是明星与富豪私会、酒店开房之类,从没收到过 私密部位的照片。听老板的意思,小卓这么做已不是一天两天。

这已不是简单的品行问题,背后肯定有人指使——要么是针对自己,要么是针对刘照天,总之绝非小事。

刘照天见刑总编陷入思索,便不再多言,点到即止。

刘照天知道背后必有隐情,只要不涉及自己,本不想插手。但那名狗仔记者小卓的做法实在过分。当初创办娱乐报刊时,刘照天已明令禁止此类行为——明星的花边新闻已足够报道,有些明星还会出钱买断照片,根本无需以出格手段博取眼球。

此外,他也想借此事敲打刑总编。刑总编一直未招副手,或许是不合心意,也可能是不愿分权。刘照天只掌握财务核算与审批,按当初约定,刑总编负责公司运营和部分人事。尽管刘照天也暗中安排了一些人,但他不常来报社,不能全凭员工自觉。

刑总编只沉思片刻便回过神来,向刘照天保证:“刘总放心,我一定彻查此事,该辞退辞退,该起诉起诉。”

得到承诺后,刘照天知道那记者掀不起风浪,便不再纠缠,转而说道:“我这次来是有正事。我打算办一本时尚杂志,想听听你的意见。”

刑总编沉吟道:“是像《ELLE》那种吗?”他猜到刘照天是想与新开的美容机构联动,借杂志打响名声。

刘照天点头:“嗯,你有什么建议?”

刑总编谨慎地说:“刘总,您知道为什么香江除了《号外》,几乎没有其他时尚杂志吗?”见刘照天示意他继续,才接着说:“主要是专业人才稀缺,尤其总编和摄影师。只要有个好总编,杂志的风格和成败就定了大半。”

刘照天也清楚香江这方面人才的匮乏。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儿,临走前刘照天交代:“等你找到副手,就由你负责搭建杂志的基本框架。总编、摄影师这些核心人选,我来想办法。”

对于刘照天来说,搭建基础框架虽然繁杂,但在他所在的大型报社看来,其实并不算太难。

真正的挑战在于刘照天这边。像这种兼具时尚感和专业性的人才,在整个香江都极为少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