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琉璃盏碎惊尘梦,玉指拈花破局时(1/2)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暮春的风带着几分慵懒,卷着沁芳园里最后一瓣芍药,轻轻落在沈清辞绾着流云髻的发间。她正倚在临水的朱红栏杆上,手里把玩着一枚刚从西洋商人处换来的琉璃盏,澄澈的盏身映着波光,将她眼底的狡黠衬得愈发灵动。
“小姐,您都在这儿瞅半个时辰了,那琉璃盏再好,也不能当饭吃呀。”贴身丫鬟挽月捧着食盒走来,脚步轻快得像踩在云朵上,“厨房新蒸了您最爱的蟹粉小笼包,还温着桃花酿,再不吃可就凉透啦。”
沈清辞抬眼,指尖捏着琉璃盏转了个圈,清脆的碰撞声伴着她含笑的语调:“急什么,我这是在给咱们侯府的‘太平日子’把把脉呢。”她将琉璃盏凑近唇边,故作高深地嗅了嗅,“你闻,这风里除了花香,是不是还飘着点‘不怀好意’的味道?”
挽月眨了眨眼,使劲吸了吸鼻子,一脸茫然:“小姐,奴婢只闻到小笼包的香味儿……”话没说完,就见沈清辞突然抬手,将琉璃盏往水面一抛。那盏在空中划过一道晶莹的弧线,“噗通”一声坠入湖中,溅起的水花正好打在不远处假山后探出的半张脸上。
“哎呀!”一声低呼慌忙响起,紧接着一个穿着青绿色比甲的小丫鬟狼狈地从假山后跑出来,发髻散乱,脸上还挂着水珠,正是二房庶女沈玉柔身边的得力丫鬟春桃。
沈清辞挑眉,慢悠悠地开口:“春桃姐姐,这园子里的花好看,水也好看,可偷听别人说话,还躲在假山后面偷看,是不是就不太好看了?”她语气轻柔,尾音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力道,像春风拂过寒梅,软中带刺。
春桃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三小姐饶命!奴婢……奴婢不是故意的,是……是小姐让奴婢来采些新鲜的水草,给鱼缸换水,奴婢路过这里,不小心听到了您和挽月姑娘的话,绝没有偷听的意思!”
“哦?采水草?”沈清辞俯身,目光落在春桃空空如也的手上,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那水草呢?是被湖里的鱼吃了,还是被你藏到假山缝里了?”她顿了顿,语气骤然变冷,“沈玉柔让你来的吧?上次在赏花宴上,她偷鸡不成蚀把米,被我拆穿了模仿我笔迹骗取诗词的把戏,这才安分了没几天,就又按捺不住想搞点小动作了?”
春桃浑身发抖,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她怎么也没想到,三小姐竟然这么敏锐,一下就戳破了她的谎言。其实沈玉柔自从赏花宴后,就一直对沈清辞怀恨在心,总想着找机会报复,今日听说沈清辞独自在沁芳园,便让春桃来偷听,看看能不能抓到什么把柄,却没料到会被当场撞破。
沈清辞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眼神清亮如琉璃,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回去告诉你家小姐,想玩阴谋诡计,就得有承担后果的勇气。下次再让我发现有人在背后搞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勾当,可就不是丢个琉璃盏这么简单了。”她顿了顿,补充道,“哦对了,顺便替我转告她,那琉璃盏是西洋进贡的珍品,价值百两黄金,让她记得照价赔偿。”
春桃吓得魂飞魄散,百两黄金?这对她们二房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她连连磕头:“三小姐,奴婢知错了,奴婢这就回去告诉小姐,让她赔……让她赔!”说完,连滚带爬地跑了,那狼狈的样子,活像身后有洪水猛兽在追赶。
挽月看得解气,忍不住拍手笑道:“小姐,您真是太厉害了!几句话就把春桃吓得屁滚尿流,还让沈玉柔赔百两黄金,这下她可得肉疼好一阵子了!”
沈清辞重新拿起桌上的小笼包,咬了一口,鲜嫩的汤汁在舌尖化开,满足地眯了眯眼:“对付这种人,就得用这种办法。你越是纵容,她就越是得寸进尺。百两黄金而已,对沈玉柔来说,虽然多了点,但还不至于让她倾家荡产,不过是让她长长记性,以后少来招惹我。”她喝了一口桃花酿,清甜的酒香萦绕在唇齿间,“而且,我可没说错,那琉璃盏确实值百两黄金,上次父亲给我的时候,特意让人估过价的。”
挽月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小姐,您真是运筹帷幄,什么都想到了!”
沈清辞笑了笑,没再接话。其实她心里清楚,沈玉柔绝不是这么容易善罢甘休的人。自从她穿越到这个侯府,成为三房的嫡女沈清辞后,就一直麻烦不断。原主懦弱胆小,总是被二房的沈玉柔和大房的沈明玥欺负,最后更是被沈玉柔设计,落得个名声尽毁、抑郁而终的下场。
而她,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金牌策划师沈清辞,在一次意外中穿越过来,正好赶上原主被沈玉柔陷害,即将被家族送到家庙的关键时刻。凭借着现代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她不仅成功为自己洗清了冤屈,还一步步站稳了脚跟,让那些曾经欺负原主的人,都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如今,她在侯府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父亲沈毅对她宠爱有加,祖母更是将她当成掌上明珠,就连一向严厉的母亲,也对她刮目相看。但沈清辞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侯府内部派系林立,大房、二房一直对三房虎视眈眈,再加上朝堂之上风云变幻,侯府随时可能被卷入纷争之中。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这复杂的环境中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正想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管家福伯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三小姐,不好了!宫里来人了,说……说皇后娘娘请您即刻入宫!”
沈清辞心中一动,皇后娘娘突然请她入宫,会是什么事?她放下手中的筷子,擦了擦嘴角,神色平静地问道:“福伯,宫里来的人有没有说是什么事?”
福伯摇了摇头:“没说,只说皇后娘娘有要事相商,让您务必尽快入宫,不得有误。”
沈清辞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最近京城里可不太平,先是礼部尚书家的公子被人举报贪赃枉法,关进了大牢;接着又是镇国公府的千金与人私会,闹得满城风雨。而这两件事,似乎都与二房有些牵扯。沈玉柔的母亲是礼部尚书的妹妹,而镇国公府的千金,又是沈明玥的手帕交。
难道皇后娘娘突然召她入宫,是为了这些事?
“挽月,替我更衣。”沈清辞当机立断,“就穿那件月白色的绣玉兰花长裙,再配上母亲给我的那套珍珠首饰。”她知道,入宫面见皇后,仪容仪表至关重要,既不能太过张扬,也不能显得寒酸。
挽月不敢耽搁,连忙扶着沈清辞回房更衣。片刻后,沈清辞换好衣服,镜中的少女肌肤胜雪,眉眼如画,月白色的长裙衬得她身姿窈窕,气质温婉,再配上圆润的珍珠首饰,更添了几分贵气。
“小姐,您真美!”挽月忍不住赞叹道。
沈清辞对着镜子笑了笑,眼底却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美是其次,重要的是气场。到了宫里,可不能让人看轻了咱们侯府的小姐。”
收拾妥当后,沈清辞跟着宫里来的太监上了马车。马车缓缓驶离侯府,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坐在马车上,沈清辞闭目养神,脑海中却在快速思索着各种可能性。
皇后娘娘是当今圣上的结发妻子,端庄贤淑,母仪天下,但也绝非等闲之辈。她深知朝堂上的利害关系,也清楚各个世家之间的牵扯。这次突然召她入宫,肯定不是简单的闲聊。
难道是为了上次她为太后献上的那个“养生食谱”?上次太后生辰,她凭借着现代的营养学知识,为太后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养生食谱,太后服用后,身体好了不少,还特意赏赐了她不少东西。皇后娘娘会不会是想让她也为自己制定一套食谱?
不过,这似乎不太可能。皇后娘娘身边有专门的御医和营养师,没必要特意召她入宫。
那会不会是与侯府有关?最近父亲沈毅在朝堂上的处境有些微妙,他一直忠于太子,但最近太子与二皇子之间的争斗越来越激烈,父亲夹在中间,处境十分尴尬。皇后娘娘是太子的生母,会不会是想通过她,向父亲传递什么消息?
沈清辞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她知道,父亲虽然疼爱她,但在朝堂大事上,却从不轻易向家人透露。如果皇后娘娘真的有什么话想对父亲说,通过她这个女儿来传递,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马车行驶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抵达了皇宫。沈清辞在太监的引领下,穿过层层宫门,来到了皇后所在的坤宁宫。
坤宁宫气势恢宏,殿内陈设华丽,却又不失端庄。皇后娘娘端坐在宝座上,身穿明黄色的宫装,头戴凤冠,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却深邃如海。
“臣女沈清辞,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沈清辞按照宫廷礼仪,恭敬地行了跪拜之礼。
“起来吧。”皇后娘娘的声音温柔动听,带着一丝暖意,“赐座。”
宫女连忙搬来一把椅子,沈清辞谢过后,小心翼翼地坐下,身姿端正,不敢有丝毫懈怠。
“沈小姐,近来可好?”皇后娘娘率先开口,语气亲切,仿佛在与自家晚辈闲聊。
“托皇后娘娘的福,臣女一切安好。”沈清辞恭敬地回答道,“多谢娘娘关心。”
皇后娘娘点了点头,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笑道:“上次你为太后献上的养生食谱,太后十分满意,说服用后身体清爽了不少。你真是个聪慧的孩子,不仅才情出众,还懂得这么多养生之道。”
“娘娘过奖了,臣女只是略懂皮毛,能为太后分忧,是臣女的荣幸。”沈清辞谦虚地说道。
皇后娘娘笑了笑,话锋一转:“今日召你入宫,确实有一件要事想与你商议。”她顿了顿,眼神变得严肃起来,“最近京城里发生了几件事,想必你也有所耳闻。礼部尚书贪赃枉法,镇国公府千金私会外男,这两件事看似无关,实则背后牵扯甚广。”
沈清辞心中一凛,果然是为了这些事。她不动声色地说道:“臣女略有耳闻,但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你不清楚也正常,这些事都被压了下来,没有大肆宣扬。”皇后娘娘说道,“不过,据哀家所知,这两件事都与你二房的沈玉柔有些关系。礼部尚书是她的舅舅,而镇国公府的千金,又是她的好友。”
沈清辞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等待着皇后娘娘继续说下去。
“沈玉柔这孩子,哀家也见过几次,看似温婉可人,实则心机深沉,野心勃勃。”皇后娘娘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她仗着自己有几分才情,又有二房在背后撑腰,在京城里四处结交权贵子弟,行事越来越肆无忌惮。这次的事情,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她主使,但也脱不了干系。”
沈清辞心中暗喜,看来皇后娘娘已经注意到沈玉柔了。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娘娘,沈玉柔行事确实有些不妥,但她毕竟是侯府的二小姐,臣女也不好过多干涉。”沈清辞故意说道,她知道,皇后娘娘既然跟她说这些,肯定是有后续的安排。
皇后娘娘笑了笑,说道:“哀家知道你与沈玉柔之间有些矛盾,但你放心,哀家今日找你,并不是让你去对付她。”她顿了顿,说道,“哀家听说,你与太子殿下关系不错?”
沈清辞心中一动,皇后娘娘果然是为了太子殿下。她点了点头,说道:“太子殿下温文尔雅,才华横溢,臣女只是偶尔与太子殿下在诗会、宴会上见过几次,谈不上关系甚好。”
“你不必谦虚。”皇后娘娘说道,“太子对你的才情十分欣赏,多次在哀家面前提起你。如今太子正值多事之秋,二皇子对储位虎视眈眈,朝中不少大臣都被他拉拢,形势对太子十分不利。”
沈清辞心中明白,皇后娘娘是想让她帮助太子。但她一个侯府小姐,又能做些什么呢?
“娘娘,臣女只是一个普通的世家小姐,人微言轻,恐怕帮不了太子殿下什么。”沈清辞说道。
“你错了。”皇后娘娘摇了摇头,“你虽然是女子,但你的聪慧和胆识,并不输于男子。哀家听说,你曾经多次为你父亲出谋划策,帮他解决了不少难题。而且,你在京城里的名声很好,不少世家子弟都对你十分敬佩。”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哀家想让你帮太子殿下留意一下京城里的动向,特别是二皇子和他的党羽的一举一动。如果发现什么异常,及时告知太子殿下。另外,哀家还想让你在适当的时候,为太子殿下说几句好话,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沈清辞皱了皱眉,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卷入太子与二皇子的争斗中,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不仅自己会有危险,整个侯府都可能受到牵连。
“娘娘,这件事责任重大,臣女怕……怕难以胜任。”沈清辞犹豫地说道。
皇后娘娘看着她,眼神坚定:“哀家知道这件事很危险,但哀家相信你有这个能力。而且,这对你和侯府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如果太子将来能够顺利登基,你就是大功之人,侯府也会因此更加兴盛。”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柔和起来:“你放心,哀家不会让你白白冒险。如果你遇到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找哀家,哀家会为你做主。另外,哀家会让人暗中保护你,确保你的安全。”
沈清辞沉默了片刻,心中快速权衡着利弊。她知道,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答应皇后娘娘,就意味着要卷入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中,风险极大;但如果不答应,就会得罪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将来侯府在朝堂上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而且,她与沈玉柔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沈玉柔背后有二皇子的支持,如果太子殿下失势,二皇子登基,沈玉柔肯定会报复她,到时候她和她的家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她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一定能够在这场斗争中保全自己,甚至为自己和侯府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想到这里,沈清辞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道:“娘娘既然如此信任臣女,臣女定不辜负娘娘的期望。臣女会尽力帮助太子殿下,为他分忧解难。”
皇后娘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果然是个有胆识的孩子。哀家没有看错你。”她抬手,示意宫女上前,“这是一枚玉佩,你拿着。以后如果遇到什么危险,或者有重要的消息要传递,可以拿着这枚玉佩去见东宫的李公公,他会帮你联系太子殿下。”
宫女将一枚雕刻着凤凰图案的玉佩递给沈清辞,玉佩质地温润,一看就不是凡品。
沈清辞接过玉佩,小心翼翼地收好,恭敬地说道:“多谢娘娘赏赐,臣女定当妥善保管。”
“好了,你也累了,先回去吧。”皇后娘娘说道,“记住,凡事小心谨慎,不要打草惊蛇。如果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告诉哀家。”
“臣女遵旨。”沈清辞再次行了一礼,然后在宫女的引领下,退出了坤宁宫。
走出坤宁宫,沈清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刚才在殿内,她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却十分紧张。现在事情已经答应下来,她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