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280章 归京第一份“投名状”

第280章 归京第一份“投名状”(2/2)

目录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预想过无数种可能,唯独没想过,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竟然是让他们去翻旧账,去挖那些早已被尘土掩埋的“雷”。

这哪里是做“体检”,这分明是想当“掘墓人”!

审计署来的老李,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不定。他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林组长,这么做……范围太广,而且政治风险极高。很多项目当年都是有定论的,我们一个临时课题组,没有授权,去查这些……”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这是在越权,是在玩火。

林默的目光转向他,脑中剧本浮现。

【老李:蓝色剧本(收益牌)- “李工,您当年审过的三门峡遗留项目,那份报告我看过,写得比小说还精彩。有些事,不是没定论,是被人写成了另一个故事。”】

林默没有选择剧本上的台词,他知道对付这些老油条,光靠技巧不够,需要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李工,你说的风险,我明白。”林默看着他,语气平静,“所以我没让大家去‘查’,我说的是‘找’。”

“我们不是纪委,也不是审计署。我们只是在做学术研究,在为我们即将制定的新政策,寻找历史的参照物。一个项目为什么会失败?是因为缺水,还是因为缺电?是因为市场没打开,还是因为路没修通?又或者……”

林默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是因为路上,有搬不动的‘石头’?”

“石头”两个字,他说得很轻,却像两颗真的石子,投进了每个人的心里,泛起层层涟漪。

在体制内混迹多年的他们,瞬间就懂了。

林默要的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失败总结,他要的是藏在那些报告和数据之下的,真正的病因。

“这份‘体检报告’,不记名,不追责,只呈现事实。”林默继续说道,“它最终会以内部参考的形式,原封不动地,摆在最高层领导的案头。”

“它既是我们这个课题组,向中央递交的第一份‘投名状’,证明我们不是一群只会纸上谈兵的废物。”

“也是我们每个人,递给自己的‘投名状’。”林默的声音,带上了一丝蛊惑,“问问自己,是想继续在这里喝茶看报,直到退休,还是想趁着自己还没彻底老透,跟着我,真真正正地,去做一件能让这幅地图,变个颜色的事情。”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低着头,但林默能看到,有些人的手,在微微颤抖。他能感觉到,他们内心那层厚厚的、名为“麻木”和“犬儒”的冰壳,正在裂开一道道缝隙。

那被压抑了多年的【不甘】,那【怀才不遇】的愤懑,正在从缝隙里,一点点地渗透出来,变成一种危险而又充满诱惑力的光芒。

“我只有一个要求,”林默打破了沉默,“一周后,我希望看到的,不是一堆从网上复制粘贴的公开资料,而是真正有价值的、带‘泥土味’的东西。”

“散会。”

林默说完,转身就走,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众人面面相觑,许久,周毅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拿起桌上的算盘,一言不发地走了出去。只是他走路的姿态,比来时,似乎挺直了那么几分。

老李第二个起身,他将那份旧报纸仔细叠好,放进口袋,也跟着走了出去。

很快,会议室里的人都走光了。

钱博最后一个留下,他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和墙上那幅巨大的、充满了野心的地图,只觉得一阵口干舌燥。他快步追上林默,在走廊的尽头拦住了他。

“疯了,你真是疯了!”钱博压低了声音,脸上的血色都褪去了几分,“你这是在逼着他们去捅马蜂窝!这名单上的人,哪个后面没站着人?你这是把整个课题组,都架在火上烤!”

林默停下脚步,他看着窗外京城繁华的车水马龙,玻璃上倒映出他平静无波的脸。

“钱处,”他轻声说,“有些火,总要有人点的。”

钱博还想再劝,林默的手机却响了。

看到来电显示的名字,林默的眼神微微动了一下。他走到一旁接起电话。

“陈书记。”

电话那头,传来海州市委书记陈平略带笑意的声音:“林主任,回京了?我可是听说,你这次去西部,动静不小啊。”

林-默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他才刚下火车不到两小时,陈平的电话就打来了。

“陈书记消息灵通。”

“哈哈,不是我消息灵通,是你的那位‘同事’,太热心了。”陈平的笑声里,带着一丝玩味,“就在刚才,发改委的高远同志,亲自给我打电话,‘关心’了一下我们海州和西部试验区的合作前景。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我,你林主任在西部搞的那些事,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我不要陷得太深啊。”

走廊里,暖气开得很足,林默却感觉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高远。

他终于,还是出手了。而且第一刀,就精准地捅向了他和陈平之间,最脆弱的信任链条。

与此同时,一间装修奢华的办公室里,高远挂断了电话,脸上露出一抹冷笑。

一个认识的叔叔刚刚告诉他,林默那个所谓的“杂牌军”,正在到处翻旧账,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苍蝇。

高远立刻意识到,林默不是在务虚,他是在动真格的。

他想起了父亲因为自己而黯然下台的场景,一股怨毒的恨意涌上心头。

他拿起桌上的另一部加密电话,拨出了一个远在晋西的号码。

电话接通,他用一种轻松的、聊家常的语气说道:“王叔叔,最近身体可好?京城降温了,您那边煤烧得旺吧?……哦,对了,跟您说个事儿,最近我们部里来了个愣头青,叫林默。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当,非要去你们西部扶贫。这不,刚从西海省回来,就拉着一帮人,说要帮你们梳理梳理过去十年的‘发展经验’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