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153章 蓝色剧本的智慧,我不是来查案的,是来学习的

第153章 蓝色剧本的智慧,我不是来查案的,是来学习的(1/2)

目录

周一,省委大院的空气似乎都比别处更严肃几分。

林默像往常一样,提前十五分钟到了办公室。他擦了桌子,泡好茶,然后将那份写给别人看的报告草稿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这才坐下来,打开电脑,神情专注地“研究”着那些光鲜亮丽的官方数据。

他的姿态,像一个刚刚踏入新环境,急于表现、又生怕行差踏错的实习生。

果然,办公室的门刚被推开,刘明远就端着他那万年不变的枸杞保温杯晃了进来。他先是在自己位置上放下杯子,然后状似无意地踱到林默身边,眼睛的余光扫过林默的电脑屏幕。

“小林,周末没休息啊?这么用功。”刘明远笑呵呵地问,语气里带着几分过来人的熟稔。

林默像是被吓了一跳,连忙站起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局促和谦虚:“刘哥早。我这不是刚接触这么重要的课题,心里没底,周末也琢磨了一下,但还是没什么头绪。”

他没有等刘明远继续发问,便主动将自己的“困境”抛了出来,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刘哥,我把您说的那几份材料都反复看了,确实高屋建瓴,理论水平非常高。但我有个困惑,”他皱起眉头,表情真诚得像个求教的小学生,“这些宏观的数据和理论,我一个新人,有点抓不住精髓。感觉像是飘在空中,落不了地。”

这话一出,刘明远脸上的笑容顿时真切了几分。一个新人,面对这些“大词儿”感到迷茫,太正常了。这证明他没高自大,是个能听进话的人。

林默见火候差不多,顺势向前一步,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十足的请教意味:“您是咱们处里的老前辈,笔杆子最硬,能不能给兄弟指点指点?怎么才能把这些大道理,写得既符合领导的要求,又显得不那么空洞?我总怕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一股子学生腔,让人一看就是没在核心部门待过,给咱们综合处丢人。”

这一番话,如同一套行云流水的组合拳,精准地打在了刘明远最舒服的地方。

“老前辈”、“笔杆子最硬”、“给综合处丢人”,每一个词都搔到了他的痒处。刘明远是什么人?在政研室熬了半辈子,上不去也下不来,最看重的就是这点“资历”和“水平”上的体面。

他清了清嗓子,脸上露出“孺子可教”的满意神色,原本那点试探和戒备,早已被虚荣心冲得烟消云散。

“小林啊,你能有这个认识,就说明你已经入门了。”刘明远拍了拍林默的肩膀,姿态立刻从一个旁观的同事,变成了谆谆教诲的导师,“写报告嘛,尤其是咱们政研室的报告,讲究的就是一个‘高度’。你觉得空,是因为你站得还不够高。”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传授他的“心法”:“你不要去想那些数据背后是哪个厂,你只要知道,这些数据证明了省委的决策是英明的;你也不用去管那些理论是不是能解决实际问题,你只要把它用得恰当,能支撑起领导的观点,就行了!咱们是干什么的?咱们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的!是‘化妆师’,不是‘卸妆水’,懂吗?”

林默连连点头,眼神里充满了“茅塞顿开”的崇拜光芒,脑海中却冷静地浮现出一行文字。

【蓝色剧本触发成功:通过示弱与请教,大幅降低目标戒备心,好感度+20,获得“办公室生存技巧”口头传授x1。】

正聊得“投机”,走廊里传来了不疾不徐的脚步声。刘明远像只受惊的兔子,立刻收起了导师的派头,端起杯子溜回了自己的座位。

韩立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没有进来,只是靠在门框上,目光在办公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林默身上。

“小林,报告构思得怎么样了?”

“报告韩处,我正准备跟您汇报。”林默立刻拿起桌上那份草稿,快步走了过去。

在韩立的注视下,林默将自己的“思路”和盘托出。他准备从“顶层设计高瞻远瞩”、“体制创新激发活力”、“国企党建保驾护航”等几个方面,全面阐述我省国企改革的辉煌成就。整个框架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充满了正确的废话。

韩立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的审视意味,却渐渐缓和下来。

这份提纲虽然粗糙,但“态度”是端正的,完全在他划定的安全区内。看来上次的敲打,起了作用。

汇报完毕,林默没有停下,而是顺着杆子继续往上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