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情绪剧本的洞察(1/2)
###
江州的老城区,像一册被翻阅了无数遍的旧书,字迹模糊,纸页泛黄。夕阳的余晖穿过纵横交错的电线,在斑驳的墙壁上切割出明明暗暗的格子。
林默按照纸条上的地址,找到了张翠花大妈家所在的筒子楼。
楼道里光线昏暗,空气中飘浮着一股老房子特有的、混杂着饭菜香和潮湿气味的安逸味道。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小广告,从“专业通渠”到“办证刻章”,五花八门,层层叠叠,像某种奇异的城市牛皮癣。
他走到二楼尽头,一扇漆皮剥落的木门前停下脚步。门上贴着一张褪色的福字,边角已经翘起。
他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谁啊?”门里传来张翠花警惕的声音。
“张大妈,是我,信访局的小林。”
门内沉默了片刻,紧接着是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门“吱呀”一声开了一道缝,张翠花的脸从门缝里露出来,眼神里充满了审视和难以置信。她上下打量着林默,仿佛在确认他是不是一个幻觉。
“你……你还真来了?”
“答应了您,肯定得来。”林默笑了笑,扬了扬手里的公文包,“我来看看您家的网,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翠花愣愣地看着他,那张在信访局里总是写满愤怒和焦躁的脸上,此刻竟流露出一丝不知所措。她似乎没想到,一句场面话,竟然真的换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门完全打开了。
“进来吧。”
屋子不大,一室一厅的格局,但收拾得异常干净整洁。地板擦得发亮,桌椅摆放得一丝不苟。只是屋子里的一切,都带着浓重的岁月痕迹。那台老式的显像管电视机,墙上挂着的结婚照,照片里的年轻男女笑得灿烂,如今镜框已微微发黄。
整个屋子,就像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安静得能听到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声音。
这种安静,不是宁静,而是一种空旷的回响。
【目标:张翠花】
【当前情绪:意外(40%)、警惕(30%)、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30%)】
【内心真实诉求:渴望被看见,渴望被倾听,渴望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无理取闹的“疯婆子”。】
林默的脑海中,剧本面板的信息比在办公室时更加清晰、立体。他能感觉到,这位大妈坚硬的外壳下,包裹着一颗何等柔软而脆弱的心。
“大妈,电脑在哪屋?”林默没有过多打量,直接切入主题。
“就,就在这儿。”张翠花指了指客厅角落里的一张小书桌,上面放着一台半新不旧的台式电脑。
林默走过去,熟练地打开电脑,屏幕亮起,桌面是一张小男孩的照片,虎头虎脑,笑得很开心。
“这是您孙子吧?真精神。”
“是啊。”提到孙子,张翠花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的笑意,“在部队当兵呢,两年没回来了。”
“当兵好,保家卫国,是男子汉。”林默一边说着,一边点开浏览器,测试网速。
网页打开的速度确实很慢,一个圈圈在屏幕中央固执地转着,仿佛在跟人的耐心赛跑。
“您看,就是这样!”张翠花立刻找到了共鸣,凑了过来,指着屏幕抱怨道,“半天打不开一个网页!我那孙子,好不容易休息,想跟我视频聊两句,卡得跟看画儿似的,说一句话,我得等半天才能听见!”
她的语气又开始激动起来,仿佛那根看不见的网线,成了她与世界连接的唯一障碍。
林“默没有急着反驳或者解释。他弯下腰,检查着电脑主机后面的各种线路,又看了看桌子底下那个闪烁着微弱灯光的路由器。
“大妈,您别急。”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我先看看路由器。”
他把路由器拿到手里,拔掉电源,又重新插上。等待重启的间隙,他看似不经意地说道:“这机器有时候跟人一样,也闹脾气,得顺着毛摸。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机器,就跟我家以前那台老电视似的,开机前得先拍两下才管用。”
他用了一个很家常的比喻,张翠花听了,紧绷的脸松弛了一些,嘴角撇了撇,像是在说“可不是嘛”。
路由器重启后,林默再次测试网速,情况依旧没有改善。
他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而是拿起手机,拨通了电信公司的客服电话,开了免提。
电话那头是标准的客服流程,查询、核对、记录……一套程序走下来,最后的答复是“我们会尽快派维修师傅上门检查,请您保持电话畅通”。
“听见没?又是这套话!”张翠-花在一旁气不打一处来,“我听这话听了三个月了,师傅的影子都没见着!”
林默挂了电话,看着张翠花,没有再谈论网线。他指了指墙上那幅刺绣的兰花,就是和他早上在办公室看到的大妈背心上一样的图案。
“大妈,您这幅兰花,绣得真好。”
“闲着没事干,瞎绣的。”张翠花嘴上这么说,眼神却不自觉地柔和了下来。
林默看着那幅兰花,仿佛在自言自语:“我妈以前也总说,人啊,心里得有点念想。没念想,日子就没滋味了。她以前念着我爸,后来念着我,现在念着我什么时候成家……您这心里,肯定也念着您孙子吧?”
张翠花的身子,微微一震。
她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会跟她说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