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 第19章 君心似海 柳暗花明

第19章 君心似海 柳暗花明(2/2)

目录

果然…还是不行吗…

“但是…”就在他几乎要彻底绝望,准备迎接最终审判之时,朱元璋的话锋陡然一转,如同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天空突然漏下一线金色的阳光,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生死之间的鸿沟。

“…也有些话,倒也不是全无道理。算你…言之有物,并非全是哗众取宠的狂言妄语。尤其是对底下那些胥吏、还有军中蠹虫的看法,算是提到了点子上。咱,心里有数。”

林霄的心又猛地提起来半分,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和劫后余生的微弱希望交织着涌上心头,冲得他鼻子发酸,眼眶发热。这过山车般急剧起伏、在生死边缘反复横跳的情绪波动,让他几乎要虚脱过去,全身的力气都像是被抽空了。

“冲撞宫禁,咆哮午门,惊扰圣驾…”朱元璋的声音陡然转冷,开始一条条数落他的罪状,每一个字都像是冰冷的铁钉,要将他钉死在耻辱柱上,“依《大明律》,该当何罪,你心里,可清楚?”

“学生…知罪!学生万死!”林霄赶紧应声,声音干涩得如同破裂的竹帛,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他知道,这是最后的审判前的例行公事,但他依旧不敢有丝毫大意。

“嗯,知罪就好。”朱元璋淡淡道,语气平淡却蕴含着无尽的威严和生杀予夺的冷酷,“那你自己说说,朕,该如何处置你?嗯?是依律处斩,以儆效尤?还是念你略有几分歪才,留你一条性命?”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送命题!求饶,会显得怯懦无能,毫无风骨,之前苦心经营的“忠直”人设瞬间崩塌,可能立刻就会被看不起而处死;狡辩,更是自寻死路,等于否认皇帝的权威;至于求情…更是想都别想。

林霄把心一横,将所有的恐惧、侥幸、算计都强行压下,再次将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清晰的响声。他抬起头,脸上混杂着悔恨、决绝和一种奇异的平静,声音带着一种豁出一切的、近乎悲壮的坦荡:

“学生犯下大不敬之罪,条条皆属十恶不赦!如何处置,全凭陛下圣心独断!学生唯有…唯有感激陛下天恩浩荡,肯垂怜听学生说完这满腔不合时宜的肺腑之言!如此…便死而无憾了!只盼陛下能以学生之血,警醒后来者,虽言路当开,亦不可如学生这般鲁莽狂悖!”

他以退为进,将最终的决定权完全、彻底地交还给皇帝,并再次强调自己“死谏”的初衷是为了“尽言”、为了“忠君”,而非为了“求生”。

他甚至主动请求皇帝用自己的死来警示他人,这看似愚蠢的“忠直”,恰恰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冒险的赌注——赌朱元璋那复杂性格中,还存在着一丝对这种“傻乎乎的忠诚”的欣赏,哪怕这种“忠诚”看起来又蠢又冒险,但其核心似乎是真的在为他老朱家的江山着想。

殿内又安静了片刻。静得能听到烛泪滑落、滴在铜盘上的轻微“滴答”声,如同生命的倒计时。

然后,林霄听到了一声极轻微的、似乎是嗤笑,又似乎是冷哼的声音,那声音里包含着太过复杂的情绪——有嘲弄,有疲惫,有玩味,或许还有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不存在的感慨——让人根本无法分辨。

“死而无憾?说得倒是轻巧。”

朱元璋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冰冷的嘲弄。

“咱大明开科取士,需要的是能为国分忧、为民请命的栋梁之材,不是只会找死逞能、博取虚名的蠢材。你的命,是咱的,咱没让你死,你想死也没那么容易。”

林霄屏住呼吸,全身的血液似乎都涌向了头部,让他一阵眩晕,又瞬间变得冰凉。他知道,最终的判决,马上就要降临了。是生是死,就在下一刻。

“林霄,”

朱元璋的声音变得清晰、冷静而郑重,每一个字都如同刻印在空气之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咱,给你一个机会。一个…活命的机会,也是一个,证明你并非蠢材、或许真有点用处的机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