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家(1/1)
马车穿过渐渐喧嚣的街市,越往城西走,周遭的院墙也越发简陋。最终,他们在一条僻静的小巷尽头停了下来。
眼前的院落让顾溥和小满都是微微一愣。一圈低矮的土坯墙,一扇略显斑驳的木门,门楣低矮,若非李明远示意就是这里,他们都以为找错了地方。这简陋的一进小院,与王蒙鸢‘色艺双绝、冠绝天下’的名头,以及庆喜班奢华无比的戏园子,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停好马车,三人站在院门前,小满都不敢相信,这跟自己那破院子不相上下呀:“李兄,这真是王大家的家?”
“嗯,是的!”李明远沉重的点了点头:“当初我知道这便是王大家的家时,也不敢相信。他名气那么大,捧场的达官贵人如过江之鲫,光是唱一场,打赏就不下百两,还不算他写曲本子的润笔和戏班的分成……他怎么可能会住在如此……寒酸的地方?”,抬眼扫过前面低矮的院墙,言语里的痛惜转为深深的敬佩:“后来,我才陆陆续续知道,王大家几乎将所得钱财,十之八九都散了出去。城东的‘蒙鸢学堂’是他出资修的,而且专收贫寒子弟;城南的粥铺、城北的药局,每年冬天和疫病时都会开设,也是他背后支撑着;前年临江府下属的洛水县发大水,堤坝冲毁,灾民无数,他一人便捐了五十万两雪花银,用于修筑河堤、安置灾民……他自己,却始终守着这处祖宅,清贫度日。”
小满听得目瞪口呆,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她还曾说过戏子无情,虽然说的不是王大家,但她也觉得羞愧。一个在台上风华绝代、在台下默默行善的人,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她一定要还他一个公道和真相!
顾溥深黑的眸子也掠过一丝震动与了然。如此品格,确实当得起‘光风霁月’四个字,也难怪他会写出那般清雅脱俗的词曲。
李明远上前,叩响了门环。
等了片刻后,’吱呀‘一声,木门拉开一条缝,一个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的老妇人警惕地探出头来,见是陌生面孔,脸色一沉:“你们谁啊?走错地方了!快走快走!”说着就要关门。
“赵婶!赵婶!是我,明远啊!”李明远赶紧上前一步,凑到门缝前急道。
赵婶关门的手一僵,眯眼仔细看了看李明远,紧绷的脸这才缓和些许,依旧不高兴的将门拉开些:“是李公子啊!你怎么又来了?还带了生人来?”目光审视在顾溥和小满身上来回扫
“赵婶,这二位是王大家的朋友,特意从外地赶来,想探望一下伯母。”李明远连忙解释。
赵婶犹豫了好一会儿,这才侧身让开了:“进来吧,小声些,夫人刚喝了药,这会儿在院子里坐着呢。”
“是是是,谢谢,叨扰!”小满赶紧有礼的回道。
三人轻手轻脚地走进小院。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十分干净,墙角种着些寻常花草,一棵老槐树,一口老井,几方石凳,透着一种朴素的宁静。然而,这宁静之中,却弥漫着一股化不开的悲凉。
现在老槐树下一张旧竹椅上,蜷坐着一个满头白发、身形佝偻的妇人。身上是半旧的棉布衣衫,怀里紧紧抱着一件月白色的男子长衫,眼神空洞地望着地面,仿佛灵魂早已随着怀中的衣物一同逝去。对进来的几个人毫无反应。
赵婶红着眼眶,压低声音道:“自打被官府赶回来后,夫人就这样了,话也不会说了,人也不认得了,就这么天天抱着公子的衣裳,从早坐到晚。叫她吃饭,她就张嘴;叫她喝水,她就伸手……”赵婶哽咽着说不下去,偏过头扯起袖子擦眼角。
李明远也受了不了跟着抹眼泪:“王老夫人也是一夜白了头,他们……他们居然没让王老人见上儿子最后一面,早早就把王大家给埋了,呜……”
“是呀,连街里街坊都没能送公子最后一程,还骂大家是刁民,若要再闹事儿,就要把我们全关起来!”说到这些赵婶牙都咬紧了。
小满的拳头也握得咯咯作响:“简直欺人太甚了!”
顾溥瞟过小满一眼,轻声问道:“赵婶,王兄在出事儿之前可有什么异常?或者有什么人来找过他,他又见过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