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景帝的决断(1/2)
林澈在天牢里头搞风搞雨,又是“潜龙阁”又是“牢房会议”,忙得不亦乐乎,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人事无巨细地记录在案,化作一份份密报,定时定点地出现在皇宫深处,景帝的御案之上。
暖阁内,炭火烧得噼啪作响,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景帝放下手中那份还带着墨香的密报,身体向后靠在铺着明黄软垫的龙椅上,缓缓闭上了眼睛。他那张平日里不怒自威的脸上,此刻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有手指在扶手上无意识地、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密报上的内容很详细,详细到林澈今天多做了几个俯卧撑,跟徐老头讨论了多久的齿轮传动,又给文先生画了多大的饼,甚至他给那个小团伙起名叫“潜龙阁”这种中二病晚期的事情,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过了许久,景帝才睁开眼,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层层宫墙,看到那个在牢房里上蹿下跳的混账小子。
这小子……真是个奇葩!
说他是个混不吝的纨绔吧,他确实是。坐牢坐得跟度假似的,还能在牢里拉帮结派,起的名字都透着一股子不着调。
说他是个无赖泼皮吧,也没冤枉他。嘴皮子利索,脸皮厚如城墙,坑蒙拐骗……主要是靠忽悠笼络人心的手段,玩得那叫一个溜。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玩意儿,肚子里还真有点干货!
那些被朝中清流斥为“奇技淫巧”的东西,什么水车优化,什么高度酒,什么香皂,细细想来,却都实实在在,直指民生国计。水车若能推广,确是农事一大臂助,能省多少人力,增多少产出?那高度酒、香皂若能成事,亦是丰盈国库、改善民生的好东西,关键还能打破某些固有的利益链条。
更让景帝心惊的是这小子的识人用人之能!那个徐老头,在工部蹉跎半生,郁郁不得志,却被他一眼看中,引为技术臂助。那个文先生,性格迂阔,不善逢迎,在官场是寸步难行,却被他用其所长,打理账目,分析利弊,做得是井井有条,比自己手下某些尸位素餐的官员强多了!
这份眼力,这份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魄,这份将不同的人捏合在一起为自己所用的手段,哪里像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分明是个深谙人性、精通御下之道的老狐狸!可他偏偏年纪轻轻,还顶着个“体弱多病”、“行为不端”的名头。这份心性和潜藏的能力,让景帝在觉得好笑之余,也生出了几分真正的欣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景帝的脑海里,像走马灯一样闪过关于林澈的种种画面:金銮殿上梗着脖子跟自己顶嘴的倔强;刑部侍郎面前装柔弱反将一军的机智;舌战腐儒时喊出“实用即大道”的透彻;还有如今在牢中苦中作乐、悄然布局的隐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