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初版失败,铁匠质疑(1/2)
林澈这人,属于典型的“行动派”,想到啥就得立刻干,一秒都等不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把来福从被窝里踹起来,催着他去找工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过晌午,来福就领着两个看起来手艺就不错的老师傅回来了。一个是专攻木工的老陈头,手指关节粗大,眼神沉稳;另一个是打铁的老周,膀大腰圆,一身烟火气。
林澈跟献宝似的,把他那张鬼画符一样的“设计图”拍在两人面前。
“两位老师傅,瞅瞅!本世子呕心沥血之作!划时代的农具——曲辕犁!”林澈叉着腰,下巴抬得老高,等着接受膜拜。
老陈头和老婆周凑到图纸前,盯着那扭曲的线条和抽象的标注,眉头越皱越紧,脸上的表情从恭敬逐渐变成了茫然,最后变成了……便秘一样的纠结。
“世……世子爷,”老陈头斟酌着开口,指着那条歪歪扭扭的曲线,“您这犁辕……它为啥是弯的?这……这不合规矩啊!自古犁辕都是直的,受力才稳当,这弯的……它能使上劲儿吗?”
老周也瓮声瓮气地附和:“是啊公子,您这铁犁头的形状也怪,跟现在用的完全不一样,打造起来费工夫不说,关键是……它好用吗?”
林澈一听就不乐意了:“规矩?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自古以来的就是对的?那远古人类还住山洞呢,你们咋不住山洞去?听我的没错!这弯辕才是精髓!省力!灵活!效率高!你们就照着我这图做!工钱加倍!做坏了算我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是加钱。两位老师傅虽然满心怀疑,但看在闪闪发亮的银锭份上,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这活儿。
接下来几天,汀兰院靠角落的一块空地上,就变成了临时工坊。锯木头的声音,敲打铁器的声音,还有林澈在一旁指手画脚、唾沫横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那叫一个热闹。
“老陈!这里!这里榫卯要再紧一点!对对对!”
“老周!这犁铲的弧度不对!要更流线型!你懂什么叫流线型吗?就是……就是像鱼一样!减少阻力!”
“哎呀!这个犁平的活动机关不是这样的!灵活!要灵活!你搞这么紧干嘛?”
林澈完全是理论派指挥实践派,全靠一张嘴和那张他自己都快看不懂的草图。两位老师傅被他指挥得晕头转向,好几次都想撂挑子不干了,但一想到那翻倍的工钱,又咬咬牙忍了下来。
来福在一旁看着那逐渐成型的、怪模怪样的“曲辕犁”,心里直打鼓。这玩意儿……看着就弱不禁风的样子,能犁地?
好不容易,在经历了无数次“这里不对”、“那里重来”之后,第一版“林澈牌超级省力曲辕犁”终于诞生了!
看着眼前这个木质部件略显粗糙、铁质部分闪着寒光、整体造型……十分抽象的新式犁具,林澈激动得搓手手。
“成了!老子就知道能成!”他大手一挥,“走!拉到城外,找个地方试试效果!”
一行人浩浩荡荡(主要是林澈和他的随从,加上两个内心忐忑的工匠)来到了城郊一块刚收割完的田地。林澈花钱雇了那个之前见过的老农和他家那头老黄牛。
那老农看着眼前这个从没见过的“弯脖子犁”,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连连摆手:“公子,您……您莫要消遣小老儿了!这犁长得跟闹着玩似的,咋能用嘛!”
“让你用你就用!废什么话!”林澈不由分说,指挥着人把新犁套在了牛身上。
老农战战兢兢地扶住犁辕,老黄牛似乎也对这新玩意儿有点抵触,不安地甩着尾巴。
“走起!”林澈兴奋地大喊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