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谍影重重 决胜千里(2/2)
“火炮…重炮无法携带,但轻型佛郎机和燧发枪的火力密度,足以在短时间内压制守军…关键是纵火效率…需大量引火之物…”
“一旦成功,皇太极的选择…他会暴怒之下全军压上寻求决战,还是会因粮草尽丧而被迫撤退?概率各半…但无论哪种,主动权都将易手…”
他喃喃自语,眼神专注得可怕,仿佛不是在思考一场关乎国运的大战,而是在演算一道复杂的物理综合题。只是这道题的变量是活生生的人命,答案则是帝国的生死。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用那比例尺在地图上从蓟州到河西务画了一条清晰的、笔直的线——这代表了他对孙元化执行力的绝对信任,以及对新军战斗力的最高期望。
“朕能做的,已经都做了。”他缓缓闭上眼睛,压下心中翻腾的焦虑与激动,“最好的科技,最好的训练,最好的情报,最好的将领…剩下的,便是相信他们,等待结果。”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更像一个将毕生心血投入实验、等待最终数据的研究者。那种混杂着期待、紧张、以及对未知结果的微微恐惧的情绪,无比真实。
……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流逝。
子时,蓟州城门悄然洞开,没有号角,没有火把。以新军为主力的明军精锐,如同悄然流淌的暗河,无声无息地涌入沉沉的夜色之中。队伍长龙见首不见尾,所有的声响都被压到最低,只有无数脚步踏过土地的低沉沙沙声,预示着一条噬人巨蟒正扑向猎物。
几乎在同一片夜空下,河西务外围,几个后金的暗哨悄无声息地消失。一些本应平静的村庄边缘,莫名燃起了几处小火,引起了小范围的骚动,吸引了不少巡逻兵力的注意。
而在更遥远的郑村坝,后金大营依旧灯火通明,巡夜队伍往来不绝。中军大帐内的皇太极,刚刚处理完军务,对一支规模庞大的明军正悄无声息地逼近他的命脉一事,尚未察觉分毫。李若琏的“迷雾”战术,至少在目前,成功地迷惑了他。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深沉。疾行军的明军将士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严明的纪律,克服着疲惫与寒冷,向着目标坚定挺进。
当东方的天际终于泛起第一丝鱼肚白时,一名锦衣卫联络官气喘吁吁地奔至中军,向一夜未眠、眼窝深陷的孙元化和杨御蕃禀报:
“禀军门!前锋距河西务已不足十里!沿途障碍已清!李指挥使传来最后消息:‘鹰已入位,猎物未绝。’”
孙元化与杨御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压抑到极致的战意和一丝疲惫尽褪的锐利光芒。
孙元化深吸一口清晨寒冷而清新的空气,缓缓吐出,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传令全军,原地隐蔽休整一个时辰,检查武器,进食干粮。辰时三刻,准时对河西务发起总攻!”
“告诉将士们,陛下在看着我们,大明的国运在此一战!此战,有进无退,有胜无败!”
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在距离河西务不远处的山林、沟壑、荒村中,数以万计的大明精锐将士默默地坐下,默默地咀嚼着干粮,默默地检查着手中的燧发铳和腰间的弹药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大战前极致的寂静,仿佛暴风雨来临前那一刻,压抑得让人心脏都要停止跳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望向河西务的方向。
决定国运的决战时刻,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