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党争再起 弹劾光启(1/2)
第275章 党争再起,弹劾光启
晨钟破晓,紫禁城的琉璃瓦上还挂着昨夜的露珠。文武百官沿着汉白玉石阶缓缓而行,鱼贯进入奉天门。今日是大朝会,京官四品以上皆需出席。
朱由检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殿下群臣。经过一年多的整顿,朝堂气象已大为改观,但当他看到温体仁那双似闭非闭的眼睛时,心中仍是一凛。这位老臣就像一条蛰伏的毒蛇,看似温顺,却随时可能暴起伤人。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司礼太监拉长声调。
话音刚落,御史杨维垣突然出列:臣有本奏!
朱由检微微颔首:
杨维垣高举奏本:臣弹劾礼部尚书徐光启,身为阁臣,不思辅政,反沉迷奇技淫巧。其主管之格物院,耗银巨万,近日所谓蒸汽机试验失败,白白浪费公帑数万两!请陛下明察!
朝堂顿时一片哗然。徐光启脸色一白,出列欲辩,却被朱由检用眼神制止。
紧接着,又有几位御史出列附和,言辞激烈,直指徐光启蛊惑圣听浪费国帑败坏士风。
温体仁这才缓缓出列,语气温和却字字诛心:陛下,徐大人忠心可鉴,然格物院开支确实巨大。去岁至今,共耗银八十五万两,而产出几何?若将这些银两用于赈灾或强军,岂不更好?
朱由检面无表情:温爱卿以为该如何?
温体仁躬身道:臣以为,格物院可保留,但规模当缩减,经费当削减。徐大人年事已高,不宜过度操劳,可另选贤能主管。
这话看似公允,实则要夺徐光启的权。几位保守派大臣纷纷附和。
徐光启再也忍不住,出列奏道:陛下!格物院虽耗资不菲,然其产出远超投入!新式纺机已推广江南,效率提升三倍;水泥用于河工,耐久性倍增;军工作坊改良火器,辽东大捷皆赖于此啊!
杨维垣当即反驳:徐大人此言差矣!纺机、水泥皆工匠之技,何须耗银巨万?至于蒸汽机,哗众取宠,徒留笑柄!
双方争论不休,朝堂顿时分成两派。改革派以徐光启、李邦华等为首,保守派则以温体仁为核心,彼此攻讦,互不相让。
朱由检冷眼旁观,心中明镜似的。这哪是为了国家,分明是党争再起。温体仁见新政渐显成效,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便趁机发难。
肃静!朱由检终于开口,声震殿宇。
群臣顿时噤声。
徐爱卿,朱由检问道,蒸汽机因何失败?
徐光启躬身答道:回陛下,是因气缸铸造精度不足,密封不善。然此次试验已取得大量数据,下一台定能成功。
温体仁轻笑:若下一台再失败,是否还要继续投入?如此循环,国库何以堪?
朱由检不答,反而问道:温爱卿可曾读过《墨子》?
温体仁一愣:臣...略有涉猎。
《墨子》有云:故所谓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朱由检缓缓道,格物院所做之事,皆为利国利民。蒸汽机一旦成功,可用于矿场排水、农田灌溉、工坊动力,一机可抵百工之力。此等利国利民之事,何谓浪费?
他站起身,目光如电:朕倒要问问,去年清丈田亩,某些人家中田亩数目,与鱼鳞册上所记,相差何止倍蓰?这些流失的税银,又该如何计算?
此话一出,不少官员脸色顿变。温体仁也一时语塞。
朱由检继续道:朕知道,你们中有人视格物院为眼中钉。为什么?因为新式纺机让江南布匹价跌,断了某些人的财路;因为水泥修路架桥,再难虚报工费;因为新式记账法,让贪墨无所遁形!
他走到御阶前,声如洪钟:你们弹劾徐爱卿浪费公帑,可曾见过格物院账目?可知每一项开支皆有记录,每一项研究皆有规划?相比之下,某些衙门开支无度,寅吃卯粮,又该如何说?
朝堂鸦雀无声。
朱由检回到龙椅坐下:朕意已决。格物院非但不裁,还要扩大。今后每年拨银百万两,专项用于科技研发。徐爱卿年高德劭,朕特准其可随时入宫见驾,禀报研究进展。
他目光扫过温体仁等人:至于弹劾之事,朕命锦衣卫会同户部,彻查格物院账目。若真有贪墨浪费,严惩不贷;若系诬告,反坐其罪!
这话一出,杨维垣等人顿时面如土色。
退朝后,朱由检特召徐光启至文华殿。
老臣一进殿便跪地请罪:老臣无能,致陛下为难...
朱由检亲手扶起他:爱卿何罪之有?是朕考虑不周,让你受委屈了。他叹道,改革之难,朕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他们会从格物院下手。
徐光启老泪纵横:老臣纵死无憾,只恐新政受阻...
朱由检冷笑:他们越是这样,朕越要坚持。爱卿放心,格物院朕一定会保下来。
正说着,王承恩来报:皇爷,李若琏求见。
李若琏入内行礼:陛下,臣已查清,杨维垣等人上书前,曾多次密会温府。他们的奏本,也是温府师爷代为起草。
朱由检并不意外:果然如此。可抓到实质把柄?
暂时没有。李若琏道,温体仁十分谨慎,从不亲自出面,都是通过门生故旧行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