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三司会审(2/2)
李若琏并未停止,继续道:“此外,尚有幸存者证词、经手赃物之商人供述、以及从尔等府邸、生祠地下起获之藏匿金银清单… … 证据如山,岂容尔等抵赖?!”
一口口箱子被打开,一桩桩罪证被呈上。每一份证据都经过精心整理,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形成了一张无可逃脱的铁网。这不仅仅是情绪的控诉,更是基于事实和数据的无情揭露。
魏忠贤彻底瘫软在地,如同一滩烂泥,口中只会喃喃:“完了…全完了…”
客氏也失去了所有气力,眼神呆滞,喃喃道:“怎么会…他们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他们自然不会知道,为了这些“清楚”,朱由检布局了整整八年,他的情报网络早已渗透了他们体系的方方面面。
“魏忠贤!客印月!”乔允升的声音如同雷霆,在证据确凿的铺垫下轰然炸响,“尔等阉奴贱妇,蒙受天恩,不知报效,反而欺天罔上,祸乱朝纲,构陷忠良,贪墨国帑,荼毒百姓,甚至窥探宫禁,意图不轨!罪恶滔天,人神共愤!铁证如山,尔等可还有何辩解?!”
“罪臣…罪臣…”魏忠贤涕泪横流,终于崩溃伏地,“罪臣知罪了…求殿下开恩…求各位大人开恩啊…”他竟对着屏风的方向磕起头来。
客氏则发出一声凄厉的哭嚎,再无言语。
接下来的审讯,变成了一场对罪恶历史的彻底清算。在如山铁证面前,任何狡辩都苍白无力。魏忠贤和客氏为求一线渺茫生机,开始争先恐后地招供,不仅承认了己罪,更将崔呈秀(已死)、田尔耕(已死)、许显纯、孙云鹤、李永贞、王体乾等核心党羽的罪行也一一供出,甚至互相攀咬,丑态百出。
堂上官员一面记录,一面心中骇然。这阉党之祸,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深邃黑暗!
屏风之后,朱由检静静聆听着这一切,脸上无悲无喜。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不是简单的处决,而是通过公开、公正(相对)的司法程序,将阉党的罪恶彻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不仅是为了报仇,更是为了立威,为了确立新朝的法治(哪怕只是雏形)形象,为了告诉天下人,何为对错,何为王法!
审讯持续了整整一日。当所有罪状基本厘清,口供画押完毕,已是黄昏时分。
乔允升、曹于汴及大理寺卿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与决绝。
乔允升起身,面向屏风方向,躬身道:“启禀监国殿下,臣等已会同锦衣卫,审清问明。魏忠贤、客印月及其党羽所犯之罪,确凿无误,罄竹难书!依《大明律》,谋逆、欺君、擅权、构陷、贪墨巨万、窥探宫禁… … 诸罪并罚,当处极刑,家产抄没,族人连坐!请殿下圣裁!”
整个大堂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那扇屏风。
短暂的沉默后,屏风后传来朱由检平静却不容置疑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法者,天下之公器。既已审明,便依律而行。昭告天下,明正典刑。”
“臣等遵旨!”三法司主官齐声应道。
魏忠贤和客氏闻言,彻底瘫软昏厥过去,被锦衣卫如同拖死狗一般拖了下去。
这场万众瞩目的三司会审,终于落下帷幕。它不仅仅审判了两个罪人,更审判了一个时代,一个黑暗、腐败、令人窒息的时代。
当审判结果的消息随着散朝的官员传出刑部大堂,迅速席卷了整个北京城。
“判了!判了!魏阉和客氏都要千刀万剐!”
“苍天有眼啊!杨公、左公…你们可以瞑目了!”
“抄家!抄出千万两家财!我的天,这些蛀虫!”
“信王殿下圣明!三法司威武!”
百姓奔走相告,士子拍手称快,酒肆茶楼议论纷纷,一种积郁多年的恶气仿佛终于得以畅快地吐出。
而在这舆论的狂欢之下,李若琏指挥的锦衣卫和新军,已然手持详细的清单,扑向魏、客以及一众核心党羽的府邸、庄园,开始了彻彻底底的抄家行动。更多的罪证,更多的财富,将被挖掘出来,成为巩固新朝权威、支撑未来改革的基石。
皇城之内,朱由检走出屏风,望着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夕阳如血,映照着他年轻却无比坚毅的面庞。
“方正化。”
“奴婢在。”
“告诉李若琏,抄没所得,悉数登记造册,送入内帑。另,从魏阉府邸库房中,取纹银十万两,绢帛五千匹,明日送至京营,犒赏将士。再拨五万两,交由顺天府,于城内设粥棚,赈济贫苦孤寡。”
“奴婢…遵旨!”方正化心中一震,殿下此举,既是收买军心民心,更是向天下展示新朝与贪腐旧朝的截然不同!
雷霆手段,菩萨心肠?不,这是理智到极致的政治智慧。朱由检的目光已然投向远方,审判结束,收获果实,并以此为基础,开启真正的再造大明之路。
(第四卷第209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