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最后的试卷(1/2)
科举考场外,人声鼎沸。数千名考生排着长队,等待入场。有的闭目养神,口中念念有词;有的紧张地搓着手,额头冒汗;还有的趾高气扬,仿佛已经金榜题名。
“听说今年科举要加试《格物策论》?”一个瘦高个考生低声问同伴。
同伴不屑地撇嘴:“奇技淫巧罢了!我等读书人,当以圣贤之道治国平天下,岂能沉迷这些工匠之术?”
不远处,几个信王府派来的“便衣”混在人群中,默默记下这些言论。
考场内,徐光启正在最后检查试卷。当他看到《格物策论》的题目时,不由得皱起眉头。
“蒸汽之力?”他喃喃自语,“信王殿下这题目...也太超前了吧?”
与此同时,信王府内,朱由检正对着一台简陋的蒸汽机模型发呆。
“殿下,这玩意儿真能推动车船?”宋应星怀疑地看着那个噗噗冒气的铜制装置。
朱由检得意地一笑:“这叫蒸汽机,将来能改变世界!不过现在嘛...”他指了指模型,“连个水壶都烧不开。”
方正化急匆匆进来:“殿下,考场那边快开始了。不过咱们的人回报,很多考生对加试《格物策论》很不满...”
朱由检摆摆手:“意料之中。告诉徐光启,按计划进行。”
考场钟声响起,考生们纷纷落座。当试卷发下来时,考场内顿时一片哗然。
“蒸汽之力?这是何物?”
“岂有此理!这是科举还是工匠考试?”
一个年轻考生猛地站起,愤怒地撕碎试卷:“士可杀不可辱!我等寒窗苦读十年,岂能考这等贱业!”
这一举动如同点燃了导火索,顿时有数十名考生跟着撕卷抗议。监考官们慌了手脚,连忙弹压。
就在混乱之际,徐光启缓步走入考场。他拾起地上一张撕碎的试卷,看了看题目,突然笑了。
“尔等可知,为何要考《格物策论》?”徐光启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考场。
那个带头撕卷的考生昂首道:“大人!科举取士,当以经义文章为重!这些奇技淫巧,实非士子本业!”
徐光启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物:“你看这是什么?”
那考生愣了下:“不过是个琉璃片...”
“再看。”徐光启将两个琉璃片叠在一起,递给考生,“用这个看远处的旗杆。”
考生疑惑地接过,凑到眼前,突然惊呼:“怎、怎么会...旗杆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这叫望远镜。”徐光启淡淡道,“水师凭此物,可在十里外发现敌船。你说这是奇技淫巧,却不知这‘奇技’能救多少将士性命!”
他又从袖中取出一个罗盘:“这个呢?”
“指南针而已...”
“若是海船在茫茫大海上迷失方向,这‘而已’之物,就是全船人的性命!”徐光启声音渐厉,“你们读圣贤书,可知‘格物致知’本就是圣人教诲?连眼前之物都不愿格,何以格天下之理?”
考生们面面相觑,有人低下了头。
徐光启走到案前,提笔挥毫,在白纸上写下“蒸汽之力”四个大字,然后开始作图解说。
“老夫演示一番,何谓蒸汽之力。”他令差役抬来一个铜壶,底下生火。水沸后,壶嘴喷出蒸汽,推动一个小轮子转动。
考生们都看呆了。那个带头的考生喃喃道:“这、这是以水代力...”
“正是!”徐光启目光炯炯,“若造巨壶,能否推动大船?若多造几个,能否带动纺车织布?若能,天下百姓可有着衣之暖,漕运可有省力之便!这难道不是经世致用之道?”
考场内鸦雀无声。
突然,一个考生起身作揖:“学生受教!愿试答此题!”
有人带头,越来越多考生开始研墨作答。那个撕卷的考生面红耳赤,突然向徐光启深深一揖:“学生愚昧,请大人再给一份试卷...”
消息很快传到信王府,朱由检抚掌大笑:“徐先生果然大才!这下那些老学究该闭嘴了吧?”
然而他高兴得太早了。
第二天早朝,温体仁一党就发难了。
“陛下!科举乃国之大事,岂能儿戏!”一个御史痛哭流涕,“《格物策论》有违祖制,更有人考题曰‘蒸汽之力’,实乃荒诞不经!请陛下严惩相关人等!”
龙椅上的天启皇帝精神似乎好了些,问道:“徐爱卿,可有此事?”
徐光启出列,不慌不忙地将考场之事说了一遍,最后道:“陛下,老臣以为,格物致知本就是圣人之道。若能以蒸汽之力省民力、强国家,何乐而不为?”
温体仁冷笑道:“徐大人说得轻巧!若是科举专考这些奇技淫巧,将来朝堂上尽是工匠之流,成何体统!”
双方争论不休,天启被吵得头疼,摆手道:“此事容后再议...”
退朝后,朱由检被叫到乾清宫。
“由检啊,”天启叹气道,“朕知道你是好心,但科举改制事关重大,不可操之过急...”
朱由检心中暗急,但面上恭敬:“皇兄教训的是。不过...”他眼珠一转,“若是这‘蒸汽之力’真有大用呢?”
天启好奇道:“哦?莫非你已经...”
朱由检神秘地笑笑:“臣弟在格物院弄了个小玩意儿,皇兄若有兴趣...”
三日后,格物院内。
天启皇帝看着眼前那个噗噗作响的铜装置,惊讶地张大了嘴。只见蒸汽推动活塞,带动一个轮子不停转动,虽然简陋,却显然蕴含着某种力量。
“这、这就是蒸汽之力?”天启好奇地想伸手去摸,被朱由检赶紧拦住。
“皇兄小心烫!”朱由检解释道,“这只是个模型,若造得大些,确实能推动小船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