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忠贤贺寿(2/2)
哗——!
当那面晶莹剔透、内嵌金丝银线《麻姑献寿图》的玻璃屏风完全展露时,整个正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
“天爷!这是……琉璃?”
“如此纯净!如此巨大!还有画!画在里面!”
“鬼斧神工!真是鬼斧神工啊!”
“信王殿下好大的手笔!”
连魏忠贤都看得有些愣神。他权势滔天,什么宝贝没见过?但这等纯净巨大、内嵌金画、前所未见的玻璃屏风,还真是头一遭!尤其那麻姑献寿的寓意,更是挠到了他的痒处。
“好!好!好!”魏忠贤抚掌大笑,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殿下此礼,深得咱家之心!快!快抬过来,就放在咱家身后!”
几个小太监连忙小心翼翼地将屏风抬到魏忠贤座椅后方摆好。巨大的屏风衬得魏忠贤的身影似乎都“伟岸”了几分。
“殿下厚赐,咱家愧领了!”魏忠贤心情大好,对朱由检的态度也越发“和蔼”,“殿下快请入席!今日定要多饮几杯!”
朱由检谦逊地应了,被引到仅次于主位的上座坐下。他眼角的余光瞥见崔呈秀正死死盯着那屏风,眼神里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朱由检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挂着人畜无害的笑容,端起酒杯,向魏忠贤敬酒。
寿宴正式开始。丝竹管弦之声响起,美酒佳肴流水般呈上。官员们轮番上前敬酒,马屁拍得震天响。
“公公功高盖世,堪比伊尹周公!”
“九千岁福泽绵长,定能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明有公公,实乃江山社稷之福啊!”
魏忠贤志得意满,来者不拒,喝得满面红光。
朱由检安静地坐在席上,小口抿着酒,耳朵却竖得像雷达,努力过滤着周围的喧嚣。他看似不经意地扫过那面屏风,尤其是顶部那看似装饰的云纹。方正化安排的人,应该已经趁乱把那个特制的、内部蒙了薄羊皮能放大声音的“听瓮”放进去了吧?
就在这时,崔呈秀端着酒杯,凑到魏忠贤身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魏忠贤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微微点头。
崔呈秀随即直起身,清了清嗓子,高声道:“诸位!今日公公寿辰,普天同庆!然则,国事为重!近日有辽东塘报,言及建奴似有异动。公公心系国事,特命我等借此良辰,共议边关防务!诸位大人有何高见,但讲无妨!”
正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歌舞停了,丝竹息了,只剩下炭火偶尔的噼啪声。官员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寿宴上突然来这么一出。议政?在寿宴上?这唱的是哪一出?
朱由检心中却是一凛!来了!这恐怕才是魏忠贤今日真正的目的!借着寿宴百官齐聚的机会,以议政为名,行试探、站队之实!甚至……可能涉及更深的谋划!
他立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那面屏风。崔呈秀站的位置,离屏风很近!非常近!
果然,崔呈秀见无人应声,便自己开了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朱由检耳中(也必然被屏风顶部的“听瓮”捕捉):“公公,依下官愚见,辽东之事,关键在将帅是否得力。袁崇焕此人,虽有宁远之功,然桀骜不驯,恐非长久之计。倒是那高第……”
他话没说完,魏忠贤便慢悠悠地接口道,声音带着一丝酒意和不容置疑的威严:“高第嘛……是听话。不过,咱家听说,信王殿下对辽东军务,似乎……也有些独到见解?”
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正在“专心”研究酒杯花纹的朱由检身上!
朱由检心里“咯噔”一下。这老阉货,果然没安好心!这哪是议政?分明是把他架在火上烤!让他当着百官的面表态?支持高第(阉党)还是袁崇焕(非阉党)?无论怎么答,都是坑!
他抬起头,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茫然和惶恐,像个被先生突然提问的懵懂学生:“啊?辽东?小王……小王平日只喜读些杂书,摆弄些小玩意儿,对军国大事,实在……实在不敢妄言。”他求助似的看向魏忠贤,眼神清澈又无辜,“公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定有万全之策,小王……小王听着便是。”
这番示弱加甩锅,姿态低到了尘埃里。魏忠贤似乎很满意他这副“孺子可教”的模样,呵呵一笑,不再逼问。
崔呈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掩饰过去,继续道:“公公明鉴。下官以为,辽东将帅,当以‘忠心’为第一要务。若有不听号令、阳奉阴违者,纵有微功,亦当……”他做了个向下切的手势,眼神阴冷。
魏忠贤端着酒杯,手指在杯沿缓缓摩挲,没有说话,但那股无形的威压让整个大厅都安静得可怕。
就在这时,朱由检眼角的余光猛地瞥见——那屏风顶部,一根极其细微、几乎与檀木同色的铜管,因为刚才搬动时可能受力,又或者是因为室内炭火太旺导致木材细微变形,竟然从云纹的缝隙里,悄悄探出了一小截!
那截铜管,在烛光下,反射出一点微不可察的金属寒光!
崔呈秀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屏风顶部,眉头微微皱起……
朱由检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
(本日更新完毕!下方【追更】按钮戳一戳,看信王如何化解致命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