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宁远捷报传京师(2/2)
这是在下逐客令了。
朱由检心中了然,知道今日能见到天启一面已是极限。他不再纠缠,再次对着龙榻深深一揖:“皇兄保重龙体!臣弟告退!”说罢,在魏忠贤和涂文辅“温和”却不容置疑的目光注视下,带着方正化退出了暖阁。
走出乾清宫,重新呼吸到外面稍显新鲜的空气,朱由检才感觉那股无形的压力稍减。他回头望了一眼那金碧辉煌却如同巨大囚笼般的宫殿,眼神复杂。
“王爷,回府吗?”方正化低声问道。
“不,”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去文华殿!既然兵部在‘整理’战报,本王身为亲王,关心国事,去听听内阁和兵部如何议这‘宁远大捷’,总不为过吧?”
文华殿内,气氛同样诡异。
内阁几位阁老,顾秉谦、黄立极、施凤来等(多为阉党或依附阉党者),以及兵部尚书崔呈秀,还有几位闻讯赶来的勋贵,正围坐在一起。桌上摊着一份显然是刚刚誊抄出来的、墨迹未干的宁远战报简略抄件。
“……正月廿三日,奴酋努尔哈赤亲率八旗主力,号称十三万,兵临宁远城下……袁崇焕凭城固守,以红夷大炮轰击虏营……激战三日,奴酋身中炮伤,虏兵死伤无数,仓皇败退……此役,毙虏酋(高级将领)数名,斩首数百级,焚毁攻城器械无数……”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勋贵(如英国公张维贤)抚掌赞叹:“好!打得好!袁元素(袁崇焕字)真乃国之干城!此捷足以振奋天下人心啊!”
崔呈秀却慢悠悠地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英国公所言甚是。不过……这战报,未免有些语焉不详。奴酋是否真的重伤?毙虏酋几何?斩首数百级?面对奴酋亲征主力,这斩获……似乎少了些吧?红夷大炮威力虽大,但宁远城头不过寥寥数门,如何能造成如此杀伤?袁崇焕是否……有夸大其词,虚报战功之嫌?”
他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静。几位阁老面面相觑,顾秉谦捋着胡须,沉吟道:“崔尚书所虑……不无道理。辽东战事,关乎国本,功过赏罚,需得明察。”
显然,魏忠贤一党已经开始着手抹黑、分润这份功劳了!他们绝不允许一个非阉党嫡系的袁崇焕独享如此大功!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内侍的通报:“信王殿下驾到!”
殿内众人皆是一惊,连忙起身相迎。
朱由检步入殿内,目光扫过众人各异的神色,最后落在崔呈秀身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诸位阁老、尚书、勋臣不必多礼。本王听闻宁远大捷,心潮澎湃,特来听听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方才在殿外,似乎听到崔尚书在论战功?不知崔尚书对袁巡抚此战,有何高见?”
崔呈秀没想到信王会突然出现,还直接点了他,心中暗骂,脸上却堆起笑容:“殿下说笑了。下官只是……只是觉得战报或有未尽详实之处,为朝廷计,为赏罚分明计,需得仔细核查一番。”
“哦?核查?”朱由检走到主位旁坐下,拿起那份简略战报抄件看了看,慢条斯理地道,“本王虽不通军务,但也知道,宁远孤城,面对奴酋倾国之兵,能守住已是万幸!袁巡抚不仅守住了,还击伤了奴酋,迫其退兵,此等功勋,旷古烁今!至于斩获……崔尚书,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能击退强敌已是万幸,岂能苛求斩首几何?难道非要袁巡抚开城追击,杀敌盈野,才算是真功?若如此,万一有失,宁远不保,这责任,崔尚书担得起吗?”
他语气平和,但字字诛心,直指崔呈秀吹毛求疵、不顾大局。
崔呈秀被噎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一时语塞。
英国公张维贤立刻接口道:“殿下明鉴!老臣也是此意!袁元素此战,功在社稷!当重赏!以激励九边将士!”
其他几位勋贵也纷纷附和。
朱由检点点头:“英国公所言甚是。此等大捷,朝廷若不厚赏,岂不寒了边关将士之心?崔尚书,”他再次看向崔呈秀,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兵部核查战功,理所应当。但务必公正、详实!切莫让有功之臣,蒙受不白之冤!本王……会关注此事的。”
他特意加重了“关注”二字,让崔呈秀心头一跳。
“是……是,殿下教诲的是。下官定当秉公办理。”崔呈秀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朱由检不再看他,转向众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了,此乃大喜之事!诸位阁老、尚书,当速拟封赏章程,奏请皇兄定夺!本王就不打扰诸位议事了。”说罢,起身告辞。
走出文华殿,朱由检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方正化低声道:“王爷,崔呈秀等人,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当然不会。”朱由检冷笑一声,“魏阉岂容袁崇焕独享大功?抹黑、分功、甚至构陷,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不过……这样也好。”
“也好?”方正化不解。
“他们闹得越凶,吃相越难看,对本王越有利!”朱由检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袁崇焕此人,刚愎自用,但确有才干,也非阉党。经此一役,他在辽东军中威望更盛。魏阉打压他,只会将他推向本王这边!而且……”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带着一丝兴奋:“宁远之战,红夷大炮居功至伟!这更证明了本王发展火器之路的正确!方伴伴,立刻传信给宋应星和工坊,让他们加紧开花弹和新型火炮的研制!另外,告诉李若琏,让他的人,想办法接触一下辽东回来的信使或者低阶军官,我要知道宁远之战最真实的细节!特别是红夷炮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还有……袁崇焕对那批‘神秘军械’(指之前秘密输送的颗粒火药和炮弹)的评价!”
“是!”方正化凛然应命。
就在朱由检的轿子即将出宫门时,一个穿着低级宦官服饰的小太监,借着行礼的机会,极其隐蔽地将一个小纸团塞进了方正化手中。方正化不动声色地拢入袖中。
回到信王府密室,方正化展开纸团,上面只有一行潦草的小字:“万岁呕血,昏迷。魏阉召福王世子入京密令已发。三日内必至。”
朱由检看着这行字,眼神瞬间变得无比锐利!
福王世子!魏忠贤果然狗急跳墙,要行废立之事了!
“方伴伴!”朱由检的声音如同寒冰,“通知李若琏,名单上所有‘必杀’之人的清除预案,明日日落前,必须呈到本王面前!同时,让我们的‘燧发卫队’,进入最高战备!随时待命!”
方正化心头巨震,知道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老奴遵命!”
朱由检走到窗前,望着紫禁城的方向,夕阳的余晖将宫殿的琉璃瓦染成一片血色。
“宁远大捷的捷报,是喜讯,也是催命符啊……”他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魏忠贤,你的好日子,到头了。本王倒要看看,是你的矫诏快,还是本王的刀快!”
他猛地转身,眼中燃烧着决绝的火焰:“备笔墨!本王要亲自给孙元化写信!宁远的炮声,该换个地方响一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