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53章 水车驱动新工坊

第53章 水车驱动新工坊(2/2)

目录

“老宋啊,这齿轮,”朱由检指着图纸上两个咬合的圆盘,“一大一小咬一起,大的转一圈,小的能转好几圈对吧?这就是变速!你想想,如果在水轮主轴上装个大齿轮,带动一个轴上装着小齿轮的副轴,副轴的转速是不是就比主轴快多了?快,才能带动钻头嗖嗖地转!反过来,要是主轴上装个小齿轮,带动副轴上一个大齿轮,副轴转速就慢了,但力气就大了!这力气大的慢轴,正好用来带那些需要死力气的锻锤!这叫…嗯,‘齿轮变速传动’!省力又高效!”

宋应星听得两眼放光,如同醍醐灌顶!王爷随口几句话,就把他之前感觉有些别扭、效率不够高的地方点透了!原来齿轮大小搭配,竟有如此妙用!他立刻提笔在图纸上修改,将原本打算用单一传动轴带动所有设备的设计,改为多级齿轮变速传动,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转速和扭矩的输出轴。

“王爷真乃神人也!此‘变速’之思,巧夺天工!”宋应星由衷赞叹。

朱由检老脸一红,摆摆手:“咳咳,瞎琢磨,瞎琢磨…” 心里暗爽,这波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降维打击,感觉真不错。

李若琏那边也很快选好了地址。在距离工坊下游约三里地的一处河湾。这里河道相对狭窄,水流湍急,河岸一边是平缓的滩地,另一边则是长满灌木和矮树的小土丘,天然形成了遮挡。最关键的是,附近没有大的村落,只有零星几户佃农,便于控制消息。

地址一定,人手材料到位,工程立刻上马。在朱由检“低调、快速、实用”的指示下,没有大张旗鼓的祭河神仪式,也没有征发民夫。信王府别院自己的工匠,加上李若琏“借调”来的几十个绝对可靠的“家丁”(实为秘密训练中的护卫),组成了施工队。

引水渠率先开挖。从上游水流较急处,斜斜地挖出一条数丈宽、一人多深的沟渠,将河水引入选定的工坊位置。沟渠底部和两侧都用大石和夯土加固。在工坊位置,用巨大的条石和硬木打下坚固的基础,架起粗壮的主梁。

最核心的立式大水轮开始制作。选用的是最上等的百年硬木,由鲁大亲自带着最好的木匠操刀。巨大的轮辐被精心凿出榫卯,紧密拼接。轮缘上,等距离地安装着一块块承受水流的厚重挡水板。整个水轮的直径接近两丈(约6米多),立起来绝对是个庞然大物。

与此同时,工坊的主体框架也在快速搭建。为了掩人耳目,也为了利用水力,这座新的工坊就建在引水渠的末端,水轮旁边。结构比原来的工坊更宽敞、更高大,预留了安装各种传动轴和设备的空间。巨大的齿轮胚子由赵铁锤带着铁匠们开始锻造和初步打磨,那粗糙的铁质齿轮雏形,看着就充满力量感。偏心轮的凸轮、锻锤的拨杆、钻床的传动杆…一件件关键部件也在不同的工匠手中逐渐成形。

工地上日夜赶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号子声、水流声混杂在一起,热火朝天。朱由检几乎每天都要溜达过来看进度,看着那巨大的水轮雏形被一点点组装起来,看着粗大的传动主轴架设到位,看着巨大的木质齿轮被吊装上去,心中的期待感越来越强。

这玩意儿,就是大明军工腾飞的第一台发动机啊!

半个月后,主体工程终于接近尾声。巨大的水轮被数十条汉子喊着号子,用粗大的绳索和木杠,小心翼翼地竖立起来,安装在坚固的石砌水槽之中。湍急的河水顺着引水渠奔涌而来,猛烈地冲击在水轮底部的挡水板上!

“嘎吱…嘎吱吱…”

巨大的水轮先是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呻吟,似乎有些不情不愿。水流的力量推动着挡水板,巨大的轮体开始极其缓慢地、一点一点地转动起来。轮轴随之转动,带动着与之相连的主传动轴也开始旋转。

成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死死盯着那缓缓转动的庞然大物。

朱由检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宋应星捻着胡子的手都在微微发抖,鲁大和赵铁锤更是紧张得额头冒汗。

水轮越转越顺,呻吟声逐渐被流畅的“哗啦…哗啦…”水流声取代。沉重的轮体带着沛然的力量,稳定地旋转起来,带动着粗大的主传动轴越转越快!一股沉闷而充满力量感的“嗡…”声开始在空气中震颤。

“接上!快!把连杆接上风箱!”宋应星激动地声音都变了调。

几个工匠立刻上前,将早已准备好的、一端连着水轮主轴上偏心凸轮的硬木连杆,另一端接在了旁边那座为水力工坊特制的、体积比原先大了数倍的巨型皮革风箱的拉杆上!

随着水轮持续转动,那凸轮有节奏地顶起、落下。

“嘎…嘎吱…哐当!哐当!”

连杆被顶起,风箱的巨大拉杆被猛地拉起,风箱进气口打开,发出巨大的吸气声!紧接着,凸轮转到最低点,连杆落下,拉杆在重力和连杆作用下被狠狠推回!

“呼——!!!”

一股猛烈、强劲、远超人力的气流,如同实质的白色气柱,从风箱的出风口狂暴地喷涌而出,发出沉闷如牛吼般的咆哮,直冲旁边特意架设起来测试的一个小型炼铁炉膛!炉膛里原本只是暗红的木炭,被这狂暴的风力一吹,“轰”地一声,瞬间腾起炽白耀眼的烈焰!热浪扑面而来!

“嘶——!”全场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所有人都被这自然伟力驱动下的狂暴风压震撼了!这风力,比十几个壮汉玩命拉风箱还要强横、还要稳定!

“成了!成了!”鲁大激动地拍着大腿,老泪纵横,他做了一辈子木匠,从没想过自己参与造的东西能有如此神力!

“我的老天爷…”赵铁锤看着那炉膛里白炽的火焰,喃喃自语,“这火…这火能炼出多好的钢啊!”

朱由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畅快的笑容。成了!这最关键的第一步,稳了!

“好!干得漂亮!”朱由检大声喝彩,用力拍了拍宋应星的肩膀,“老宋,首功一件!给所有参与建造的工匠,每人多发一个月工钱!不,两个月!今晚加肉!”

“谢王爷!”工地上一片欢腾。

“别光顾着鼓风!”朱由检目光灼灼地看向那还在稳定旋转的主传动轴,以及已经安装在旁边、暂时空转的锻锤传动装置和钻床传动装置,“把锻锤和钻床的传动都接上试试!让本王看看,这‘水龙王’到底有多大能耐!”

工匠们立刻又忙碌起来。很快,锻锤区的传动装置被连接上。巨大的旋转轮盘上,等距安装着三根粗壮的硬木拨杆。随着轮盘转动,拨杆依次将三柄固定在活动支架上的沉重铁锤高高“带”起,当拨杆转到最高点脱离锤柄时,沉重的铁锤便依靠重力轰然落下!

“咚!!!”

“咚!!!”

“咚!!!”

沉重的锻锤砸在下方巨大的铁砧上,发出震耳欲聋、节奏分明的巨响!每一次锤击都沉重无比,地面都为之微微颤抖!三柄大锤此起彼伏,落锤声连绵不绝,如同战场上激昂的战鼓!再也不用壮汉们汗流浃背地抡大锤了,旁边只需站一个工匠,专注地翻动、调整着砧座上烧红的铁料即可。

“好!好一个自动锻锤!这力道,这节奏!”朱由检看得心潮澎湃。

最后是钻床区。这里由主传动轴通过一组大小齿轮变速后,带动一根高速旋转的水平钻轴。工匠将一根硬木工件牢牢固定在钻床夹具上,调整好位置。负责操作的工匠只需摇动一个简易的螺杆手柄,推动着高速旋转的钻头缓缓靠近工件。

“滋滋滋——!”

尖锐的钻孔声响起,坚硬的木头在高速旋转的铁钻头面前,如同豆腐般被轻易钻透!木屑像雪花一样飞溅出来!钻孔的速度和精度,远非人力手摇钻床可比!

“成了!全成了!”宋应星看着眼前这三处由同一条奔腾的河水驱动,各自高效运转的“神器”,激动得胡子都在抖动,“水力鼓风!水力锻锤!水力钻孔!王爷!成了!吾等…吾等造出了‘水动工坊’!”

整个新建的水力工坊里,充满了水流奔腾的哗啦声、风箱沉闷有力的呼啸声、锻锤节奏分明的轰击声、钻头高速旋转的嘶鸣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充满力量与效率的宏大交响乐!这声音,在朱由检听来,简直比宫廷雅乐还要悦耳百倍!这是工业力量的初啼!是大明军工走向新生的号角!

“好!好一个‘水动工坊’!”朱由检豪迈地一挥手,意气风发,“传令!立刻把炼铁炉、锻打区、核心零件钻孔的活儿,全部搬过来!趁着这‘水龙王’有劲儿,给本王开足马力生产!火药!枪管!枪机!有多少,造多少!”

他目光扫过奔腾的河水、轰鸣的机械、忙碌而兴奋的工匠,最后落在李若琏身上,声音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李若琏,建奴在辽河套翻找的动静,给本王盯死了!一根毛都别放过!咱们这边机器响了,枪炮快了,我倒要看看,皇太极那孙子,还能翻出什么浪花来!他找得越欢…” 朱由检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眼中锋芒毕露,“咱们这工坊里的锤子,就得砸得越响!看谁,更快!”

---

工坊里水流轰鸣、铁锤震天,朱由检望着这工业的脉搏,豪情万丈。

“建奴翻得越欢,咱的锤子就得砸得更响!”他冷笑着下令,“所有生产线,开足马力!”

李若琏匆匆领命而去,河套边建奴的异常举动像根刺扎在他心头。

几日后,一封沾着泥点的密报送到朱由检案头:“四贝勒(皇太极)密遣心腹,重金招揽辽西流亡匠户,尤善火器、冶铁者……”

朱由检捏着信纸的手猛地攥紧,指节发白——皇太极这孙子,果然在憋大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