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28章 物色匠头-宋应星的踪迹

第28章 物色匠头-宋应星的踪迹(1/2)

目录

第二十八章 物色“匠头”——宋应星的踪迹

送走了揣着那面“价值五百两”的琉璃光、心满意足又满腹好奇的李永贞,信王府偏殿内的空气仿佛骤然沉重了几分。桌上那些精巧的西洋自鸣鸟、八音盒和复杂的鲁班锁,在透过窗棂的午后阳光下,闪烁着冰冷而略带嘲讽的光泽。

朱由检脸上的少年雀跃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深沉。他随手拿起一个鲁班锁,那玩意儿入手沉甸甸的,榫卯结构异常精巧,显然不是凡品。他手指灵巧地拨弄了几下,只听“咔哒”几声轻响,方才在李永贞面前死活拆不开的复杂结构,竟在几息之间就被他轻松解开,变成了一堆零散的构件。

“啧,”朱由检撇撇嘴,随手将拆散的零件丢回描金漆盒里,“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有这功夫琢磨这些玩意儿,不如想想怎么把燧发枪的弹簧弄出来。” 他嫌弃地拍了拍手,仿佛沾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方正化无声地上前,将那盒价值不菲的玩具盖上,动作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殿下,魏公公此举……” 他声音低沉,带着惯有的冷静分析,“送这些精巧玩物,是坐实您‘玩物丧志’的名声,让朝野上下更轻视您。索要‘琉璃光’,既是试探咱们的虚实,也是想看看这东西到底有何玄机,值不值那个价。恐怕……咱们这点‘奇技淫巧’的家底,已经入了厂公的眼了。”

“入了眼又如何?”朱由检走到窗边,负手而立,望着庭院里几株在微风中摇曳的翠竹,语气带着一丝少年人的桀骜,眼底却是一片冰寒,“他以为送点玩具,本王就真的会沉迷其中,变成个只知嬉戏的废物?他以为本王献出一面镜子,是怕了他,是向他示弱讨好?” 他冷笑一声,“方正化,你信不信,那面镜子此刻多半已经摆在魏忠贤的案头,他正对着那光可鉴人的镜面,欣赏他那张‘九千岁’的尊荣,心里盘算着怎么把这东西也变成他敛财或者控制人心的工具?他越是觉得本王贪财好物、目光短浅,越是轻视本王,对咱们就越有利!”

方正化微微躬身:“殿下深谋远虑。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厂公今日能派李永贞来‘送果子’,明日就可能派更棘手的人来‘查探病情’。”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杨涟上疏之事后,厂公对任何可能存在的威胁都更加敏感。信王府虽偏安一隅,但毕竟是龙子凤孙,又在京城搞出这些动静……恐怕难以长久置身事外。”

朱由检沉默了片刻。方正化的话戳中了他心底那根紧绷的弦。魏忠贤的阴影如同逐渐收紧的网。肥皂、美酒、玻璃镜……这些能带来巨大财富的东西,此刻也成了引人注目的靶子。低调发育的空间正在被压缩。

“你说得对。”朱由检转过身,眼神变得锐利,“魏忠贤这老阉狗,就像一只趴在皇兄这棵大树上的毒蜘蛛,正忙着把整个朝廷都织进他那张粘稠腐败的网里。咱们现在,还只是网边一只不起眼的小虫子。但虫子,也得有虫子的活法,更得有虫子蜕变成龙的那一天!” 他用力握了握拳,骨节发出轻微的脆响。

“当务之急,是两条腿走路。”朱由检的思路异常清晰,完全不像一个十岁出头的少年,“第一,收缩锋芒。王心之!”

“奴婢在!”一直缩在角落、大气不敢出的王心之连忙应声。

“肥皂和‘信王醉’的生意,暂时照旧,但出货量控制一下,别太扎眼。尤其那些勋贵府上,别让他们为了抢货再打起来!玻璃镜子,立刻全部停掉!一块都不许再往外流!现有的存货和工艺资料,全部封存,转移到最隐秘的地方。对外就说……嗯,就说原料难寻,匠人失手,暂时做不出来了。”朱由检果断下令。

“是,殿下!奴婢明白!”王心之小鸡啄米般点头,心里虽然心疼那白花花的银子,但也知道轻重。

“第二,”朱由检的目光转向方正化,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咱们不能光想着怎么躲开蜘蛛网,更得想想怎么长出更锋利的爪牙!光靠咱们工坊里那几个铁匠木匠,搞点肥皂镜子还行,想造出能改变天下的利器,远远不够!咱们需要真正的大才!能把本王脑子里那些奇奇怪怪的图样和想法,变成实打实的、能杀人、能开山、能定乾坤的宝贝的大才!”

方正化心领神会:“殿下指的是……之前让李若琏留意的那种人才?”

“没错!”朱由检眼中闪烁着求贤若渴的光芒,“上次你提过一嘴,说李若琏那边似乎有点线索?一个屡试不第的举人,却整天鼓捣些农具、器械,还写什么书?”

方正化立刻从袖中抽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双手奉上:“回殿下,正是。此人名叫宋应星,江西奉新人。这是李若琏昨日才递来的密报摘要。”

朱由检接过纸条,快速扫视。上面是李若琏那刚劲有力的笔迹,信息简洁却关键: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万历四十三年举人。**

近况:** 屡试春闱不第,心灰意冷,游历四方。不喜空谈理学,专好农工实学,常深入田间作坊,记录百工技艺。据闻正着手编纂一部汇集天下工巧之书,名为《天工开物》(待确证)。行踪:** 半月前入京,寄居崇文门外大通客栈。行囊中多矿石、植物标本及奇异图纸,常出入琉璃厂、铁匠铺、书肆。为人清高耿介,不善钻营,囊中羞涩。

评价:** 此人所好,确为奇技淫巧,然其钻研之深、涉猎之广,非寻常匠人可比。且观其言行,似有经世济民之志,非纯然玩物丧志之辈。

风险:** 其行止已略显怪异,恐引起厂卫注意。另,其兄宋应昇现任浙江桐乡县令,官声尚可,与阉党无甚瓜葛。

“好!好一个‘非寻常匠人可比’!”朱由检看完,忍不住拍案叫好,脸上露出兴奋之色,“就是他!李若琏这眼光,毒!宋应星……《天工开物》……哈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兴奋地在殿内踱了两步,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位未来的科技巨匠在为他效力。

方正化看着自家殿下少有的激动,提醒道:“殿下,此人虽好,但眼下风声正紧。魏公公耳目遍布京城,宋应星这等行踪特异之人,恐已入有心人之眼。且其寄居客栈,人多眼杂,贸然接触,风险不小。”

朱由检冷静下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嗯,不能硬来。咱们得演一出戏,既要让这位‘匠神’心甘情愿地跟咱们走,还得避开魏忠贤那些鹰犬的耳目……”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凑近方正化,低声吩咐起来。方正化凝神细听,不时微微点头,那张万年不变的扑克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一丝了然和赞许。

……

与此同时,崇文门外,大通客栈一间简陋的下房里。

房间狭小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和墨汁、矿石粉尘混合的奇异气息。靠窗的破木桌上,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几块颜色斑驳、形状各异的矿石;几株晒干的、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几个粗糙的木制或铁制的小模型;最显眼的,是厚厚一叠写满蝇头小楷的稿纸,上面还画着各种复杂的结构图——有水车的,有纺车的,甚至还有类似简易火炮的剖面图。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衫、年约三十许的男子,正伏在桌前,就着昏暗的光线,全神贯注地用一支秃笔在稿纸上勾勒着。他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读书人的文气,却又夹杂着长期奔波劳碌的风霜和一丝挥之不去的郁结。正是宋应星。

他画的是一个改良型风箱的结构图,试图解决鼓风效率的问题。画着画着,他眉头紧锁,似乎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烦躁地搁下笔,长长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