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 第217章 你派鬼去西天,还是派我去送死

第217章 你派鬼去西天,还是派我去送死(1/2)

目录

阴山关大捷后的第三日,凛冽的北风依旧在雁门关的城头呼啸,卷起残雪与尘沙,仿佛在为逝去的亡魂奏着哀乐。

然而,本该班师回朝,在成都接受万民朝拜的汉中王刘忙,却选择留在了这片饱饮了胡汉鲜血的土地。

他的命令让所有人费解。

他没有加固城防,也没有抚恤伤兵,而是征调了北地最好的工匠,耗尽府库中的玄铁,于雁门关外,铸起了一座通体黝黑的巨坛。

此坛名为“天命”,高九丈,坛基之中,竟以无数胡汉将士的战骨嵌入,森然的白骨在乌黑的玄铁映衬下,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诡异与庄严。

夜幕降临,刘忙独自一人走上坛心。

他身着素衣,未戴王冠,手中捧着那卷从匈奴右贤王处缴获的“白骆驼诏”。

他身后,是三军将士与西域诸国使团复杂的目光,身前,是只有他能看见的,一行行冰冷的系统提示。

【任务:迎回正统象征。】

【说明:确认“白骆驼诏”之真伪,并将其所代表的汉室正统之物,迎回中原。】

【任务激活。】

【失败惩罚:气运反噬,当前民心-30%。】

坛下,数百支火把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光影摇曳,投射在坛基的骸骨上,仿佛有无数战死的残魂在低声嘶吼,在无声泣诉。

刘忙闭上双眼,指尖轻轻抚过那冰凉的诏书丝帛,心中一片空明。

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得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散:“若这诏书是假的,我刘忙便是在天下人面前演了一场滑稽戏,沦为千古笑柄;可若是真的……那就意味着,为了这一个‘真’字,我得送更多的人,去见这些坛下的亡魂。”

一个时辰后,王帐之内,灯火通明。

马超与赵云单膝跪地,等待着出征的兵符。

他们以为,这将是一场席卷西域的远征,需要数万精兵,雷霆万钧。

然而,刘忙从案上拿起的,并非虎符,而是一卷薄薄的竹简。

他将竹简递了过去,沉声道:“子龙,孟起,此去西行,我不给你们一兵一卒,只给你们三百个名字。”

赵云双手接过,展开竹简,只见上面用朱砂写着三百个名字,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籍贯、年龄,以及一行小字——“家无牵挂,愿为汉死”。

竹简的卷首,赫然是四个大字:《西行死士录》。

“你们带走的不是一支大军,是三百条命,三百颗随时准备赴死的心。”刘忙的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情感。

赵云心头一震,重重叩首:“云,领命!”

一旁的马超却忍不住了,他猛地抬起头,那双碧色的眼眸里燃着一团火,他冷笑着,声音里满是讥讽:“王上在成都安享富贵,在雁门烧香拜鬼,却要我和子龙带着三百个兄弟去天山送死?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刘忙没有动怒,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马超,目光深邃得仿佛能洞穿人心:“我若亲去,这万里江山谁来守?曹丕的铁骑若是南下,谁来挡?最重要的是……”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奇异的肃穆,“我若走了,这阴山内外数十万的亡魂,谁来听他们说话?”

马超的呼吸猛地一滞。

他想起了战场上那些死不瞑目的袍泽,想起了刘忙能在尸山血海中与亡魂对话的传闻。

那股讥讽的怒火,仿佛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瞬间熄灭。

他沉默了许久,最终一言不发地从赵云手中拿过那卷《西行死士录》,小心翼翼地、却又无比用力地,将其贴身藏入了胸口的铠甲内衬之中。

那个位置,正对着他的心脏。

与此同时,在使团的营帐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班勇正透过帐篷的缝隙,冷眼观察着那座被称为“天命坛”的古怪建筑。

作为名将班超之后,他骨子里充满了对所谓装神弄鬼的鄙夷。

在他看来,刘忙此举不过是为了出兵西域,强行捏造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他甚至已经准备好了一份奏疏,准备详细描述这场“闹剧”,呈送给远在许都的魏帝。

可就在这时,他看到刘忙再次登坛。

在万众瞩目之下,刘忙竟咬破了自己的指尖,将殷红的血珠滴入一方砚台,与墨相融。

随即,他提笔,在那份“白骆驼诏”的空白处,写下了四个字——诚心问天。

就在笔落的刹那,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那份本已泛黄的丝帛,竟骤然泛起一层柔和而圣洁的幽光。

更让他惊骇的是,刘忙那四个以血写就的墨字,仿佛活了过来,如一条条黑色的小蛇在帛书上游走、盘踞、重组!

转瞬之间,原本的四个字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行崭新的、笔锋苍劲却又带着无尽悲凉的字迹。

那字迹,班勇只在祖父班超的遗物中见过摹本,那是唯有在宫中侍奉天子左右的近臣,才有幸得见的——汉献帝的亲笔!

遗言浮现:“丕弑朕于温明殿,以傀儡示天下。朕魂困北雪,唯盼正名。”

班勇的瞳孔骤然缩成了针尖大小,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手中的笔,“啪”的一声掉在地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