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我忘了娘的脸,但记得你们的笑(2/2)
赵云横枪拦在门前,神情是前所未有的严厉:“主公,您已三日未合眼,全靠参汤吊着精神。此次立碑,必将再度耗损心力气运,万一……万一神魂不返,我等该如何自处!”
刘忙笑了笑,笑容里满是疲惫:“子龙,我不去,他们怎么能真正相信,这一切不是一场笼络人心的权术?我必须去,让他们亲眼看到我的诚意。”
见赵云不为所动,他叹了口气,下达了命令:“传蒲元,为我打造一架‘共鸣轮椅’。以王府主铜管为基座,连接地脉。我要让沿途所有百姓的声流,成为支撑我走下去的力量。”
蒲元领命,连夜赶制。
那是一架奇特的轮椅,椅背和扶手处布满了细密的铜管,与地下的主脉相连。
刘忙坐于其上,沿途百姓得知王爷为国事操劳至此,纷纷走出家门,敲锣打鼓,高声祝祷。
那一道道声流通过铜管源源不断地注入刘忙体内,让他勉强维持着清醒。
小鼎则率领拾光队,在沿途设立了一座座简易的“听心亭”,让孩子们聚集于此,齐声诵读新编的童谣:“王爷来,听我言,听错处,补过谦。心连心,过难关,共建家园谱新篇。”
立碑当日,白鹿口阴云密布。
程畿亲自执锤,将石碑稳稳立于山谷中央。
刘忙被搀扶着,从轮椅上站起,接过一支饱蘸墨汁的巨笔。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在碑上写下“此地无仇,唯有悔与救”九个大字。
笔落刹那,风停云散,阳光刺破阴霾。
整个北境的地脉仿佛活了过来,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南郑、汉中、乃至更远地方,无数百姓的心声在这一刻汇成一股前所未有的洪流——田间耕作的农夫,坊间织布的女子,戍守边关的老兵,刚刚获得新生的胡妇,他们的声音跨越了地域与身份,齐声呐喊:“我们,不愿再逃!”
一道刺目的金流自刘忙心口猛然爆发,其势之强,远胜往昔任何一次,如一道金色天柱,冲破云霄,直贯北斗星辰。
他脑海中,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响起:
【检测到“集体意志”完整性与稳定性大幅提升,当前稳定度:94%】。
在彻底失去意识前,刘忙的脑海中闪过的最后一个画面,是那名老妇将种子塞入苏仆延手中的情景。
他想记起她的脸,却一片模糊,最终只剩下那双平静而有力的手。
再次醒来时,已是数日之后。
他发现自己躺在王府的卧房内,关羽和张飞守在榻前,两位铁打的汉子,眼圈通红。
他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发现记忆出现了一块可怕的空白,他甚至连桃园……不,是火锅结义那天,二哥关羽的脸都记不真切了。
“大哥,你醒了!”张飞声音哽咽,“你还记得吗?那天我们一起吃着火锅,你说……”
关羽含泪,一字一句地重述:“大哥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刘忙看着他们,茫然的眼神里掠过一丝熟悉的光,他笑着,本能地接了下去:“……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话音未落,他猛地弓起身子,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锦被。
系统冰冷的警告音在脑海中低鸣:
【警告:检测到宿主情感锚点濒临断裂,核心记忆受损。建议立即启动‘记忆备份’协议,修复情感链接。所需气运点:十万。】
与此同时,遥远的北方,蹋顿亲手将自己的战刀投入熔炉,融成的铁水被铸成一张沉重的犁。
他将这犁恭敬地插在了“共葬碑”旁。
就在犁尖触碰土地的瞬间,一道柔和的金光,自碑底缓缓升起,如同一条温顺的溪流,向着南方流淌而去,最终与南郑上空那道渐渐稳固的金流,再次交汇。
两股光芒融合,不再是先前那般爆发式的璀璨,而是化作一条横贯天地的、沉默而温柔的金色长河。
长河的源头,南郑王府之内,刘忙躺在床上,呼吸微弱,那支撑着整个汉中气运的金色光芒,在他体内,已细微如丝,仿佛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