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你写的史,我拿血改(2/2)
消息传开,整个沔阳乃至周边的百姓都轰动了。
他们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数十年来苦难与见证的出口。
无数人携家带口而来,如同奔赴一场盛大的朝圣。
他们带来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卷卷自家珍藏的竹简,一张张用血写就的陈情书,甚至是一片片沾着早已干涸血迹的战袍残片。
赵云亲自率领一支精锐,护送着第一批整理好的“民史卷”送往荆州各郡。
刘忙特意嘱咐,沿途设立“听史亭”,让那些识字不多但亲身经历过的老兵、农妇、商贾,用他们最朴实的话语,向来往的路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一个亭下,一个断了条腿的老卒,当着上百人的面,讲述当年在洛阳城外的经历。
他泣不成声,用拳头捶着自己的胸口:“我……我当年跟着袁绍的兵冲进宫,嘴里骂张让是阉狗,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可后来我才知道,就在那天夜里,是他手下的一个小黄门,拼死将我那躲在城里差点被乱兵砍死的妻儿送出了城……他救了我全家,我却骂他是狗……呜呜……我……我才是那条忘恩负负义的狗啊!”
哭声感染了所有人,听者无不动容。
一传十,十传百,这股风潮迅速席卷了南方。
甚至有消息传来,连江东的士人也按捺不住好奇,悄然南下渡江,对人言:“不为仕途,只为听一听那未被笔墨修饰过的真话。”
当夜,万籁俱寂。
刘忙立于堂中,感受着这股由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汇聚而成的磅礴气运,再次催动了血脉中的金色洪流,意图探寻那“鼎中之人”的最终真相。
金光涌动间,那尊残破的青铜鼎虚影再次于他识海中浮现。
这一次,鼎腹那双紧闭的眼眸缓缓睁开,其中没有威严,没有审视,只有一片历经万古的沧桑。
那双眼睛凝视着他,良久,一个仿佛来自天地之初的声音在他心中响起:“……你已非棋子,是执火者。神鼎裂为三块,而人心,只聚于一块——你,便是那块本不该存在的‘补鼎之金’。”
话音落下的瞬间,青铜鼎的虚影轰然崩散,化作亿万金色光点,如百川归海,尽数融入他心口那道越发璀璨的金色洪流之中。
与此同时,他脑海中的系统界面发出剧烈的轰鸣。
【检测到与“气运本源”产生终极共鸣……解锁唯一权限:“英灵召唤”】
【英灵召唤:可于危急之时,召唤一位与宿主气运相连的华夏英灵意志加持己身,时限三刻。每次使用后,宿主将陷入深度昏迷,昏迷时间由七日缩短为六日。】
刘忙缓缓睁开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他缓步走出修史堂,望着廊下那一排排挂满的竹简,夜风吹过,竹简碰撞,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在低语,又像是在歌唱。
他轻声说道:“你们写史,是为了让后人记住你们曾经存在过;我改史,是为了让后人记住他们本不该被遗忘。”
话音刚落,异变陡生。
北方遥远的天际,一道刺目的赤色光芒如同天神的血色战矛,撕裂了深邃的夜幕,拖着长长的焰尾,径直朝着许都的方向坠落。
整个夜空,都被这道不祥的赤光映得一片血红。
一个苍老的身影踉踉跄跄地从观星台奔来,正是负责观测天象的老碑,他脸上满是惊骇与惶恐,声音都变了调:“王!北斗……北斗第七星摇光,动了!”
刘忙缓缓抬头,望向那道正在消散的赤色轨迹,眼神变得无比深邃。
他喃喃自语,声音轻得仿佛只有风能听见:“阿瞒,看来你那座祭天坛上点的香,终究是压不住这股自下而上的风了。”
“这一回,不是我刘忙要与你争什么汉室正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满廊的民史竹简,嘴角逸出一丝冷冽的笑意。
“是天下的百姓,要亲手重写这所谓的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