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 第158章 许都的瞎子,看得比我清

第158章 许都的瞎子,看得比我清(2/2)

目录

两个字,重若千钧。

刘忙猛然睁开眼,眸中精光四射。

他当即下令,将这卷“内廷录事”残卷与之前缴获的《十常侍密档》并列展出,在沔阳城南,正对着通往许都的官道,高筑一台,命名为“真相台”,任由南来北往的百姓、流民、商贾、士子观览。

同时,他又命吴班亲自记录,将郭胜口述的“永宁宫夜话”原原本本地录制成数十份唱片,以最新的留声机技术传播放大,唱片的名字,就叫《盲者说史》。

三日之内,整个荆襄为之震动。

那些因战乱从中原逃难而来的流民,扶老携幼,纷纷涌向沔阳城南,只为亲眼看看,亲耳听听,那被骂了几十年的“阉宦之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陛下说,他信不过何进,也信不过袁绍,朝中公卿,人人为己。唯有我们这些无后之人,才会真心为陛下守着这点骨血……”郭胜苍老而嘶哑的声音通过留声机传遍四野,带着一种穿透岁月的悲怆。

真相台前,人山人海,竟是一片死寂,唯有压抑的抽泣声此起彼伏。

许都派来的细作将消息传回北方,回报说,连曹营之中,都有士卒私下偷偷传听那《盲者说史》的唱片。

甚至有跟随曹操多年的老兵听后,一边擦拭兵器,一边老泪纵横:“他娘的,原来我们骂错了人……”

舆论的阵地,一夜易主。

囚禁秦朗的营帐内,董薇端着一碗参汤,静静地看着他。

秦朗这几日仿佛被抽干了精气神,形容枯槁。

他看着眼前的女子,苦涩道:“你来看我笑话?”

董薇轻轻将参汤放下,声音柔和却清晰:“我父亲董承,也曾以为张让是国贼。他联合百官,欲除尽宦官,也以为自己是在匡扶汉室。”

她顿了顿,继续道:“直到临死前,他拿到一份密报才明白,当年传国玉玺并非失落,而是被张让主动分裂藏匿。因为他知道,玉玺若在,必落入董卓之手,届时废立皇帝便无人可制。他将玉玺碎片藏于各处,就是为了等待一个能以自身血脉为引,重聚玉玺的‘血引之人’。”

秦朗的身躯剧烈一震,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喃喃自语:“所以……国贼不是国贼,忠臣也不是忠臣……那我们……我们这些人,究竟都在为谁打仗?”

董薇没有回答,只是轻叹一声,转身离去。

帐外,一直守候的赵云听见了帐内的对话。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亲卫,低声说道:“有些人,生来就在棋盘上,却从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执棋者。”

当夜,月凉如水。

刘忙盘坐于帅帐之中,再次开启血脉共鸣。

他要亲眼看看,在他掀起的舆论风暴下,许都究竟是何反应。

金色的光芒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识海,眼前的景象飞速变幻,最终定格在了许都城南那座高耸的祭天坛上。

坛上,曹操一身黑色王袍,须发被夜风吹得狂舞,手中高举着一卷伪造的“刘氏族谱”,对着台下黑压压的文武百官,用尽全身力气怒吼:“孤今日在此告慰天地!刘备非孝景皇帝之后,乃阉宦张让私子!其血脉污浊,乃国之贼也!”

话音未落,异变陡生!

曹操手中的那卷“族谱”竟“轰”的一声无火自燃,瞬间化为灰烬!

烈焰之中,一道模糊的虚影缓缓浮现,那是一个老宦官的轮廓,他低着头,用一种近乎耳语的声音,悠悠地问道:“阿瞒,你可知……‘鼎心’为何不选你?”

幻象一闪即逝。

刘忙猛地睁开双眼,识海中,冰冷的系统提示音清晰响起:

【“鼎心威慑”已触发!曹操阵营内,所有对宿主血脉产生质疑并公开发表言论者,将遭到气运反噬,近期必有灾祸。】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帐口,遥望北方的夜空,那里,是许都的方向。

“阿瞒啊阿瞒,”他轻声喃喃,“你争了一辈子的正统,可你不知道,正统……从来就不在你手里。”

几乎在同一时刻,遥远的许都,丞相府中,刚刚从祭天坛回来的司马懿正准备起草下一轮的檄文,却突然感到一阵心悸。

他猛地抚住额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着空无一人的书房低语:“主公,我们……可能惹上了一个,根本不该用常理揣度的人。”

这场由笔墨掀起的战争,似乎刚刚分出第一个回合的胜负,但刘忙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想要彻底终结这场关于“正统”的纷争,靠的不仅仅是揭露真相,更是要亲手去书写未来。

他抬起头,望着深邃的夜空,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在他心中悄然萌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