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 第131章 羌人唱新歌,是我埋的“心”底刀!

第131章 羌人唱新歌,是我埋的“心”底刀!(2/2)

目录

她无意中听到几个汉人孩童正在传唱那首《巴山新谣》。

当她听懂其中一句“使君开仓廪,孤儿得新衣”时,整个人如遭雷击,愣在原地。

她浑浊的双眼瞬间湿润,老泪纵横。

因为就在上个月,官府发放冬衣时,她那父母双亡的小孙子,确确实实领到了一件崭新的、足以御寒的棉衣。

那一刻,歌词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宣传,而是她亲身经历的现实。

仇恨的坚冰,在温情的事实面前,裂开了一道缝隙。

当晚,老妇人回到部落,没有理会祭司的冷眼,而是将自己的族人召集到帐篷里。

她颤抖着,用不太熟练的调子,一遍遍地教着孙子和族中的孩子们唱那首她在城门口听来的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日后,一个在山间放牧的羌族少年,一边挥舞着鞭子,一边竟随口哼出了《巴山新谣》的汉人曲调。

这不成调的歌声被路过的汉中商旅听到,惊得目瞪口呆,回去后当成奇闻异事,传遍了南郑城的大街小巷。

吴兰率部在边境巡逻时,行至一处林间空地,忽然听到一阵稚嫩的歌声顺着风传来。

他勒住马缰,侧耳倾听,歌声清脆而纯真:“……李儒心肠坏,害我好头人。刘使君,不杀人,放粮修路养良人……羌娃汉娃手拉手,巴山再无断魂岭。”

他看着林中那几个正在嬉戏的羌族孩童,久久没有言语。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孩子们天真的笑脸上。

那一刻,吴兰心中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回到营中,他找到正在擦拭龙胆枪的赵云,沉声道:“子龙,我原以为主公是靠着奇谋诡计夺下的汉中,今日方知我错了。他这手段,哪里是奇谋,分明是春风化雨,连人心里最深的裂缝,都被他一针一线地给补上了。”

当夜,万籁俱寂。

刘忙独自坐在书房,调用了“因果之眼”。

他的视线穿透了时空的阻隔,精准地锁定了城外那个最顽固的羌族祭司的帐篷。

画面中,曾经日夜祈祷复仇的老祭司,正颤抖着手,将那份写满了复仇祷文的羊皮卷,一寸寸地撕碎,扔进了火盆。

火光跳动,映着他苍老的脸,他对身边的子嗣用羌语低声说道:“时代变了,我们的刀,比不上他们的粮。我们的神,也比不上他们的信……以后,不要再提报仇的事了。”

就在羊皮卷化为灰烬的瞬间,一行淡蓝色的文字在刘忙眼前浮现:

【区域事件“边民归心”完成度提升,当前进度:40%。】

【解锁被动天赋“民族融合”:治下少数民族征兵效率提升50%,叛乱概率永久降低70%。】

刘忙缓缓闭上眼睛,感受着这股无形的力量融入自己的根基。

他推开窗,仰望着汉中璀璨的星空,嘴角扬起一抹深邃的笑容,轻声说道:“你们以为我在教他们唱歌?不,我在重写他们的历史。”

汉中的边患,就这样在歌声中悄然消弭。

城内外的融合日益加深,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

然而,这世间的纷扰,从不会因为一地的安宁而停歇。

几日后的一个深夜,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雨点敲打着窗棂,带着一丝寒意。

刘忙刚刚处理完一天的政务,正准备歇息。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亲卫通报,说是有从蜀中来的信使,冒雨求见。

片刻后,一名全身湿透、风尘仆仆的信使被带了进来,他从怀中取出一份用油布紧紧包裹的竹简,恭敬地呈上。

刘忙展开竹简,借着烛光看去,发现竟是费诗的亲笔密信。

信上的字迹略显潦草,似乎是在极度匆忙与忧虑中写就。

他的目光在竹简上缓缓移动,脸上的平静逐渐被一抹凝重所取代。

这汉中的安稳日子,似乎……要到头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