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白毦夜行江?那是因为我养了支“水鬼军”!(1/2)
寒风拂过江面,卷起千层涟漪,那淡淡的铁锈与血腥之气,仿佛是为今夜的杀戮献上的祭品。
樊口下游,夜雾弥漫,能见度不足三丈,正是伏击的绝佳天时。
徐晃立于旗舰“镇江号”的船头,手按佩剑,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赤壁一战,丞相败得憋屈,他此番奉命南下,就是要用刘备麾下将士的鲜血,洗刷曹军的耻辱。
三千精锐水军,皆是北方善水的勇士,是他从青、徐二州精挑细选而来,此刻正士气高昂,只待一声令下。
“报!将军,前方发现数艘败船,看旗号,是刘备军的巡逻船!”一名斥候飞奔来报。
徐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一切皆如所料。
他沉声道:“不过是些惊弓之鸟,传令下去,全速追击,给他们个下马威!”
战鼓擂动,十数艘曹军快船如离弦之箭,冲入浓雾。
然而,追出数里,却只听得一阵“噼啪”乱响,前方的败船竟一头扎进了一片废弃的水栅之中,船上空无一人。
曹军士卒费力地将船只从水栅中拖出,除了几面破烂的旗帜,一无所获。
“将军,恐是有诈。”副将上前,面带忧色。
徐晃眉头微皱,却并未放在心上。
他戎马半生,岂会被这点小伎俩迷惑。
“雕虫小技,不过是想迟滞我军罢了。继续前进,保持警惕。”
命令下达不久,江面上再次出现了船只的影子。
这一次,不再是狼狈的败船,而是几艘吃水颇深的粮船,正慢悠悠地向上游划去。
这简直是送上门的功劳。
曹军一拥而上,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其截获。
船上的民夫吓得魂不附体,跪地求饶。
在其中一艘船的船舱内,徐晃的亲兵搜出了一卷用油布包裹的羊皮地图。
地图上详细标注了刘备军在江夏的布防,其主力大营赫然位于东岸的一处隐秘港湾。
图上还用朱笔写着:“粮草先行,主力待命。”
副将看着地图,疑虑更深:“将军,这也太巧了。会不会……”
“不会。”徐晃断然打断了他,手指重重地敲在地图上,“你看看这里,东岸港湾地势开阔,易守难攻,确是屯兵的好地方。刘备新得荆南四郡,根基不稳,兵力必然要集中使用。这地图,恰好印证了我的判断。”胜利的渴望压倒了谨慎,他认为这才是刘备的真实意图,之前的败船只是为了掩护粮船转运的疑兵之计。
“传我将令!”徐晃意气风发,“主力舰队转向西岸,沿江西进,直扑樊口!留一偏师在东岸佯攻,牵制敌军主力。今夜,我便要拿下樊口,断刘备一臂!”
号角声中,庞大的曹军船队调转船头,如一条黑色巨蟒,沿着西岸浩浩荡荡地向着伏击圈驶去。
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在他们后方,那些被俘的“民夫”悄然解开了手上的绳索,
与此同时,在江心的一片开阔水域,陈到正带着五百白毦兵,静静地潜伏在刺骨的江水之下。
每个人都口含着甘宁特制的竹管,只留一小截在水面之上,与浮萍无异。
身上裹着涂满油脂的厚布,抵御着寒意。
腰间的刀柄下,系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这是为了确保在水中挥刀时,能有足够的力量一击致命。
甘宁的教导在陈到耳边回响:“水战不靠力,靠静、靠黑、靠突然。”他们就像一群耐心的鳄鱼,等待着猎物踏入死亡的陷阱。
陈到透过竹管,观察着水面上的动静。
当看到曹军主力舰队的轮廓出现在上游时,他深吸一口气,打出一个隐秘的手势。
身边的亲兵取出一枚巴掌大的令牌——“浮台激活令”,用力将其按入水下一个不起眼的石锁之中。
“嗡……”
一阵低沉的闷响从江底传来,仿佛大地在轻微颤动。
紧接着,七个巨大的黑影,如同沉睡的远古巨兽,悄无声息地从江心缓缓上浮。
水波荡漾,雾气翻腾,七座原本隐藏在江底的浮台破水而出,稳稳地悬停在江面之上。
每一座浮台都由坚固的铁索与江底的巨锚相连,台面上,数十架早已上弦的连弩,闪烁着森冷的寒光。
这一切,都发生在曹军舰队的眼皮底下,可浓雾却成了最好的掩护。
当徐晃的“镇江号”驶入七座浮台的包围圈时,他心中突然涌起一阵强烈的不安。
这片江面,太过安静了,连一声鸟鸣都听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