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神级外科:从边境医生开始 > 第61章 无影灯下的证明(上)

第61章 无影灯下的证明(上)(1/2)

目录

苏黎世大学医院心脏中心,手术演示日。

巨大的观摩厅内,座无虚席。来自欧洲多国的心脏外科专家、本院医生、以及少数受邀的资深学者,目光都聚焦在中央那块巨大的高清屏幕上。屏幕被分割成数个画面:主手术室全景、术野特写、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林默佩戴的头戴式摄像机视角。气氛凝重而充满期待。

主手术室内,气氛更是如同绷紧的弓弦。无影灯将手术台照得亮如白昼。年仅十二岁的索菲亚安静地躺在台上,小小的身躯连接着无数管线,体外循环机已经准备就绪,发出低沉的嗡鸣。

林默站在主刀位,他已穿戴好手术服,只露出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睛。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在如此巨大的国际压力下,独立主导如此高风险的手术。张浩作为一助,神情紧张,但努力保持着镇定。陈薇和Schid的工程师在器械台旁严阵以待,确保每一件递到林默手中的Schid器械都处于最佳状态。

穆勒教授、施耐德医生等核心团队成员则在玻璃隔断后的控制室内,可以清晰地看到手术的每一个细节,并能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与手术室沟通。

手术第一阶段,介入栓塞,开始。

林默的手稳如磐石。在血管造影的引导下,导丝如同拥有生命般,在索菲亚复杂扭曲的血管迷宫中精准穿行。他操作的动作简洁、高效,没有丝毫多余。

观摩厅里鸦雀无声,只有器械轻微的碰撞声和生命监护仪的规律声响。专家们紧紧盯着屏幕,尤其是那几个被林默标记为需要首先处理的次级瘘口。

“角度很刁钻……”

“他选择的是最危险的路径,但也是唯一可能不损伤临近血管的路径。”

低低的议论声在观摩厅响起。

林默心无旁骛,【苍生医典】构建的虚拟图像与他眼前的现实影像几乎重叠,指引着他的每一步操作。栓塞微导管精准到位,栓塞材料被稳稳释放。

第一个目标瘘口血流信号消失。

第二个……

第三个……

第一阶段的关键步骤顺利完成!索菲亚的肺动脉压力监测数据显示出可喜的下降趋势。这意味着,林默的“心脏减负”策略初见成效,为第二阶段的开胸手术赢得了宝贵的窗口期。

控制室内,穆勒教授微微颔首。施耐德紧抿着嘴唇,没有说话,但眼神中的轻视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专注与审视。

短暂的休整与评估后,更为关键、风险也更高的第二阶段——开胸杂交手术,正式开始。

胸骨锯开,心脏暴露在视野中。那颗历经磨难的小小心脏,带着前两次手术留下的瘢痕和错综复杂的畸形结构,呈现在所有人面前。情况比影像上显示的更为严峻。

观摩厅里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就连经验丰富的专家们也面色凝重。

张浩感觉自己的手心全是汗。

林默的目光却更加锐利。他早已在【苍生医典】中无数次“见过”这颗心脏,眼前的景象与他脑内的模型高度吻合。

手术按计划推进。林默的手法快而不乱,每一步都精准地落在预定位置。Schid的专用器械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灵魂,无论是分离粘连、处理瘘口,还是构建临时的血流旁路,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匹配度。

“他的解剖层次非常清晰,几乎没有多余出血。”

“看他对那个冠状动脉分支的保护,真是毫厘不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