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本少帅最帅完(2/2)
奥本海默离开前警告:“林将军,重量级武器是潘多拉魔盒。美国、苏联都在研制更强大的氢弹,新一轮军备竞赛已经开始。”
这个消息让林逸陷入沉思。他知道历史走向——核军备竞赛将消耗大量资源,甚至可能引发核战争。
“我们必须走不同的路。”当晚,林逸对宋晓晓说,“我打算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重量级武器,并推动国际核裁军。”
宋晓晓担忧:“这样会让我们失去核威慑。”
“真正的安全不是来自更大的炸弹,而是来自人民的支持。”林逸坚定地说。
民国三十六年,内战进入白热化。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我党即将取得全国胜利。这时,林逸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东南七省和平移交。
“少帅!这是我们多年的心血啊!”老部下们纷纷劝阻。
“正因为是心血,才要交给能保护好它的人。”林逸平静地说,“我党代表人民的利益,交给他们,我放心。”
移交仪式简单而庄重。林逸将东南七省的军政大权正式移交给我党代表,没有索要任何个人利益。
“林将军深明大义,我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接收代表紧握他的手。
移交完成后,林逸解散大部分军队,只保留一个警卫团。他将所有兵工厂、制药厂等实业无偿捐献给国家。
“现在,我终于可以专心做科研了。”林逸对宋晓晓笑道。
他们在武夷山脚下建了一个简易的研究所,继续核能和平利用的研究。这时,林逸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建设hE电站。
“原子能不仅可以用于战争,更能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他在科学会议上阐述构想。
然而,国际形势风云突变。1950年,高丽战争爆发,美国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新中国面临严峻考验。
“林将军,中央希望听取您对高丽战局的看法。”来自北京的特使恭敬地说。
林逸仔细研究战报后提出建议:“美军装备先进,但后勤线过长。应该采取运动战,发挥我军近战夜战优势。”
他的建议被采纳,志愿军果然在高丽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战后,首长特意邀请林逸到北京。
“林逸同志,你对国家贡献很大啊。”首长亲切地说,“听说你在研究和平利用原子能?”
“是的主席。我认为原子能应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好!这个想法好!”首长大加赞赏,“国家准备成立原子能研究所,希望由你来负责。”
林逸婉拒了正式职务,但答应担任顾问。他将毕生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给国家,培养了大批核科技人才。
晚年,林逸和宋晓晓定居杭州,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经常到学校讲课,向年轻人讲述抗战历史,传播科学知识。
1964年,中国第一颗小胖孩爆炸成功。林逸在收音机前听到这个消息,热泪盈眶。
“这一天,我等了太久。”
宋晓晓握住他的手:“你的梦想实现了。”
1976年,林逸安详离世,享年七十一岁。遵照他的遗愿,骨灰撒入长江,与无数抗日英烈长眠在一起。
在他的墓碑上,只刻着一行字:“一个深爱这片土地的中国人。”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曾有人逆流而上,改变了国家的命运。而他的精神,如同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一般,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致敬历史上那群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