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无法抗拒的滤镜(2/2)
直到走到公司大楼门口,周铭已经开着那辆黑色的轿车等在路边。顾言琛拉开车门,侧头看她:“上车。”
小溪犹豫了一瞬,还是弯腰坐了进去。顾言琛随后坐在她身边,对周铭报了她公寓的地址。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傍晚的车流中。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在车内投下温暖的光影。两人依旧没有太多交流,顾言琛在处理手机邮件,小溪则看着窗外的风景。
但这种沉默,不再像以前那样冰冷和令人窒息,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心照不宣的平静。
在她公寓楼下停车,小溪低声道谢,准备下车。
“明天早上,”顾言琛忽然开口,目光依旧停留在手机屏幕上,语气平淡无波,“八点二十,在这里等。”
小溪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是在约明天早上接她上班。
“……好。”她应道,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从此,“顺路”成了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他开始频繁地“顺路”接送她上下班。有时周铭开车,有时是他自己开车。车上,他们的话依然不多,但氛围越来越自然。他会偶尔问她工作进展,她会简单回答;她也会鼓起勇气,在他连续加班脸色不好时,提醒他注意休息。
邮件往来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除了必要的工作沟通,偶尔会夹杂着极其简短的、与工作完全无关的内容。
比如,一个下雨的清晨,林小溪到公司后,收到顾言琛一封标题为“会议资料”的邮件,正文却只有两个字:“带伞?”
她看着屏幕,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回复:“带了。谢谢顾总。”
又比如,某天她提交了一份报告后,收到他的回复,在批注完所有问题后,最后加了一句,与报告内容毫无关联:“楼下新开的粤式茶点,虾饺尚可。”
她盯着那句话看了好久,最终在午餐时间,鬼使神差地去了那家茶餐厅,点了一份虾饺。味道确实很好。
她也会在转发一份行业新闻链接给他时,在正文里加上一句:“天气转凉,注意添衣。”
这些简短的、近乎密码式的交流,像一条条纤细却坚韧的丝线,悄悄编织着一张无形的情网,将两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公司里的明眼人渐渐看出了端倪。
“哎,小溪,最近气色不错啊?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午休时,关系较好的同事小张挤眉弄眼地调侃。
“哪有,可能就是最近睡眠好了点。”小溪含糊地应付过去,耳根却微微发热。
“得了吧,我都看见好几次了,顾总的车送你到楼下。”另一个同事加入进来,语气带着善意的羡慕,“看来咱们顾总这座冰山,是要被咱们林组长给融化了呀!”
“别瞎说!”小溪连忙制止,脸颊绯红。
流言再次悄然兴起,但这次的基调与以往截然不同。少了恶意的揣测和中伤,多了几分“果然如此”的了然和善意的调侃。甚至市场部总监在一次部门聚餐时,都半开玩笑地对小溪说:“小溪啊,以后跟顾总汇报工作,可得帮我们多美言几句!”
小溪被大家说得面红耳赤,心里却像打翻了蜜罐,甜丝丝的,又带着一丝不安的眩晕。
这一切,美好得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她和他,仿佛站在一条模糊的界限两端,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靠近着。谁也没有率先跨越,但彼此都能感受到那股强大的、无法抗拒的引力。
她知道,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不仅仅是三年的时间,还有未解的误会、家族的阴影、以及职场规则的约束。
但此刻,被他“顺路”接送,收到他简短的关心邮件,听着同事们善意的调侃,感受着他偶尔落在她身上那不再冰冷的眼神……这一切,都让她心甘情愿地沉浸在这片模糊而温暖的迷雾里。
哪怕前路未知,哪怕这可能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她也想抓住这失而复得的、片刻的温柔。
周五晚上,顾言琛发来邮件,没有标题,只有一行字:“明晚七点,江南荟,聊聊‘南城旧改’的项目思路。” 江南荟,是他们大学时常去的一家淮扬菜馆。林小溪看着那行字,心跳骤然加速。这不再是模糊的试探,这是一个明确的、跨越了工作界限的邀约。她握着手机,指尖在回复键上徘徊,窗外夜色渐浓,她的心,也如同这夜色一般,充满了甜蜜的迷茫和紧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