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再见仍是心上人 > 第134章 精准的点拨

第134章 精准的点拨(2/2)

目录

一股巨大的、混杂着茅塞顿开的兴奋和对发出者惊人专业能力的敬佩,如同热浪般席卷了她全身。是他!一定是顾言琛!

只有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精准地切中她问题的要害;只有他,拥有这样化繁为简、直指核心的战略眼光和建模能力;也只有他,会用这种匿名的方式,在她最需要的时候,递上这把关键的钥匙。

“G”。她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之前那封匿名邮件的落款。是他一贯的风格,隐秘,高效,不留痕迹。

她几乎能想象出,他或许是在处理完他自己的工作后,随意地调取了她最近提交的工作日志或模型草稿,只消看上一眼,就发现了她陷入的思维盲区。然后,在他那间同样亮着灯的总裁办公室里,用他宝贵的时间,为她勾勒出这份提纲挈领的框架。

他什么也没说,甚至不愿让她知道是他做的。但这无声的行动,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这份认知,让她在豁然开朗的同时,心底也生出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慌乱。她感觉自己在他面前,仿佛一直是透明的。她的努力,她的挣扎,她的瓶颈……似乎都逃不过他那双冷静锐利的眼睛。他像一个隐藏在幕后的观察者,总是在她即将迷失方向时,悄无声息地为她点亮一盏灯。

这种被全方位“看透”和“掌控”的感觉,让她感到一丝不安,甚至有些恼怒于自己的“无能”。但更多的,是一种无法否认的、源自专业层面的深深折服,以及……一丝隐秘的、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悸动。

他并非不关心。他只是用了另一种方式,一种更符合他身份、也更契合他们目前关系的方式。没有温言软语的安慰,没有体贴入微的照顾,只有这精准到极致的专业扶持和雪中送炭般的暗中推动。

这与陈默那种直接送上甜品和关怀的方式,截然不同。陈默的关心让她感到温暖和放松,而顾言琛的“帮助”,则让她感到压力与动力并存,仿佛背后始终有一道冷静的目光在鞭策着她,不能停下,必须不断向前。

她不再犹豫,立刻根据这份思维导图的指引,重新调整建模思路。原本僵化的思维瞬间被激活,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起来,将新的变量关系和逻辑条件融入模型之中。屏幕上的图表和数据开始以新的方式组合、运算,之前无法调和的矛盾点,似乎找到了解决的曙光。

工作带来的专注和突破瓶颈的兴奋,暂时压下了心中那些纷乱的情绪。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模型的重构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忘记了身体的疲惫。

而在不远处的总裁办公室里,顾言琛确实还没有离开。

他刚刚结束一个跨洋视频会议,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办公室只开了一盏桌灯,光线勾勒出他略显疲惫但依旧挺拔的侧影。他的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那里并非会议资料,而是一个加密的内部系统界面,可以实时看到核心项目组成员的工作日志和关键文件更新动态。

他看到了林小溪最近几次关于用户增长模型的修改记录,也看到了她团队内部讨论时提到的困惑。几乎是本能地,他迅速在脑中构建了问题的核心症结,并随手在平板电脑上画下了那份思维导图的雏形。

他清楚她的能力,也了解她的固执和认真。他知道她不会轻易求助,只会自己硬扛。而这个问题,如果找不到关键突破口,会消耗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所以,他做了。用那种她一定能猜到,却又无法证实的方式。

发送完邮件后,他关闭了那个监控界面,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闭上眼。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几个小时前,在办公区看到她时的那一幕——她低着头,眉头微蹙,盯着屏幕,连送到手边的精致晚餐都无心享用,桌角还放着那个碍眼的粉色甜品袋。

当时,一股莫名的烦躁涌上心头。他厌恶那种无法掌控的感觉,厌恶她身边出现的、试图分散她精力的人和事。他的项目需要她全神贯注,而他自己……某种更深层、他不愿细究的情感,也在抵触着任何可能将她拉离他视线范围的因素。

他用“强制关怀”将她和团队捆绑在一起,用精准的点拨将她牢牢固定在他的专业领域内。他知道这很强势,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他别无选择,至少目前没有。

他不能让她再次从他眼前消失,也不能容忍她将注意力投向别处。工作,成了他现在唯一能名正言顺地将她留在身边、施加影响的纽带。

他睁开眼,目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望向外面那片黑暗中唯一亮着的光源——她的工位。他能想象出她此刻正对着那份导图,恍然大悟继而奋笔疾书的样子。或许,还会带着一丝对他能力的佩服,以及……对他这种方式的暗自气恼?

想到这里,他紧抿的嘴角,几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形成一个极其细微、转瞬即逝的弧度。那弧度里,带着一丝掌控局面的笃定,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愫。

他不需要她的感谢,甚至不需要她知道。他只需要她按照他设定的轨迹前进,留在他的世界里。

这就够了。

至少,现在是这样。

当林小溪终于完成模型框架的重构,窗外天际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她保存好文件,疲惫却充满成就感地靠在椅背上,目光再次落在那封匿名邮件上。这一次,她没有删除,也没有归档,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个陌生的发件人地址,心里清楚地知道,有一条无形的线,正通过这一封封邮件,将她与那个男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越来越难以挣脱。而她对这条线的感觉,也从最初的抗拒和不安,悄然变得复杂起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