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生死竞速与抉择时刻(1/2)
“观测者号”主控室内,林越在一种近乎窒息的紧迫感中猛然惊醒,仿佛昨日的沉重发现仍在挤压着他的胸腔。那三个在黑暗中沉睡的同胞身影,与日志中“系统不稳定…勿轻易唤醒”的警告,在他脑中反复交织。他强迫自己冷静,当务之急是评估现状,寻找生机。
他首先调出远程监测信标的数据。三个休眠舱的生命体征信号依然稳定,但维持系统的能量读数已降至临界阈值边缘,如同风中残烛。基地整体能量流图谱显示,主要供能线路衰弱不堪,几个备用能源节点已彻底熄灭。留给他的时间,可能不是几周,而是几天,甚至更短。
与此同时,对士兵前进基地的监控传来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环境扫描检测到一次短暂但强烈的能量尖峰,随后,一个高速移动的热源信号离开了基地,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观测者号”的大致方向进行扇形侦察!对方派出了高速侦察单位,很可能配备了更先进的传感设备,正在拉网搜索!
危机从潜在变为迫在眉睫!他必须立刻做出抉择:
冒险尝试紧急唤醒休眠者:成功率未知,极可能造成死亡或引发系统崩溃。即使成功,如何将三个虚弱的人从数十公里外危机四伏的地下基地安全转移回来?
全力隐匿,优先应对士兵威胁:这意味着暂时放弃对休眠者的主动救援,赌他们的系统还能支撑到危机解除之后。但士兵一旦发现遗迹,一切皆休。
兵行险着,祸水东引:利用对盆地生物的了解,设法将士兵的注意力引向那个危险区域,制造混乱,为自己和休眠者争取时间。
第三个方案风险最大,但或许是唯一能同时应对双重危机的方法。关键在于时机和精准度。
他迅速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第一步:设置诱饵。 他需要制造一个足够逼真的能量信号,模拟“高价值目标”(比如活跃的遗迹信号或强烈的能量结晶反应),位置设定在盆地边缘某处危险区域,吸引高速侦察单位的注意力。
第二步:引导冲突。 一旦侦察单位被诱饵吸引至盆地边缘,他将在安全距离外,使用低功率能量脉冲刺激水晶蝎群或其他危险生物,使其攻击侦察单位。
第三步:趁乱行动。 利用士兵被牵制的宝贵时间窗口,他必须果断行动。是尝试远程稳定休眠舱系统,还是……做出更激进的选择。
他立刻开始准备。利用工坊剩余材料,他快速组装了一个简易的、可模拟特定能量频谱的一次性信标发射器。同时,他再次校准了用于刺激生物的精准能量脉冲参数。
就在他准备将诱饵信标发射至预定地点时,主控台突然收到一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来自休眠基地方向的主动信号!信号并非语音,而是一组重复的、简短的二进制代码,经过遗迹系统紧急破译,其含义是:
【系统…临界…维持…能量…请求…最低…限度…远程…补充…】
是休眠基地的自动系统发出的求救信号!它检测到了监测信标的存在,并尝试联系!它请求的不是唤醒,而是最低限度的能量补充,以延长维持时间!
这个信号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林越的困境!他也许不需要立刻冒险唤醒,但可以为休眠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然而,远程能量传输需要消耗“观测者号”大量的储备能量,并会产生明显的能量散射,极大增加被士兵侦察单位发现的概率。这是一场赌博:用自身的安危,换取休眠者或许几天的生存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