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 > 第231章 炸没炸过炉

第231章 炸没炸过炉(1/2)

目录

“再传一道旨意。御史大夫陈秉忠,以死要挟君父,蛊惑朝臣,动摇国本,着,革去其一切官职,贬为庶人,即刻押入大理寺天牢,听候发落!”

“至于宫门外这些附逆的官员……”李云龙的目光,如同利剑一般扫过下方,“全部给朕记下名字,官降三级,罚俸一年,闭门思过!”

话音落下,传旨太监那尖锐的嗓音,立刻将这几道决定了无数人命运的旨意,清晰无比地传遍了整个宫门内外。

......

皇帝亲自下旨,以钱、房、老婆为诱饵,招聘“能工巧匠”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整个大宋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道皇榜,堪称大宋开国以来最离经叛道的一份。

通篇没有一个“之乎者也”,更不见任何引经据典的华丽辞藻,就是最粗鄙的大白话,生怕乡野村夫看不懂。

“招人!招能工巧匠!只要你对捣鼓铁疙瘩、玩火药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不管你以前是干啥的,都给老子滚来京城试试!”

“皇帝我,李云龙,亲自面试!”

“选中了,赏钱!赏大宅子!单身汉还给你找个漂亮婆娘!”

这告示一出,整个汴京城都炸了锅。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将这告示演绎出七八个版本,百姓们听得是又惊又奇。

而那些饱读诗书的文人士子,则捶胸顿足,痛斥此举“有辱斯文”、“不成体统”,简直是把朝廷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

但骂归骂,效果却是出奇的好。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一时间,三教九流,各路人马,怀揣着各种各样的心思,从四面八方涌向京城。

有祖传三代,打了一辈子铁,号称能把一块生铁锻造成绣花针的铁匠老师傅,背着他那柄漆黑的传家宝锤,满脸风霜地进了城。

有常年躲在深山老林里炼丹,结果仙丹没炼出来,倒是炼炸了好几个炉子,把自己熏得半死不活的落魄道士,闻着味儿也下了山。

甚至,还有一个在乡下以做婚丧嫁娶的烟花爆竹为生的中年人,因为手艺好,做的“二踢脚”总比别家的响,

飞得也高,被乡亲们七嘴八舌地怂恿着,也揣着两个馒头,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徒步几百里来了京城。

负责初步筛选和登记的礼部官员们,看着这份五花八门的名单,一个个愁眉苦脸,头都大了三圈。

这份名单上都是些什么人啊?

打铁的还算靠谱,可那炼丹的来凑什么热闹?陛下难不成还想学秦皇汉武,求个长生不老?

还有那个做烟花的!这是最离谱的!难道要让大宋的虎狼之师,上阵杀敌前先放个“窜天猴”助助兴?

简直是胡闹!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

几位老臣联名上书,言辞恳切地劝谏皇帝,切莫被旁门左道所惑,应以国之栋梁为重。

奏折递上去,石沉大海。

李云龙压根就没看,直接拿去垫了桌脚。

这帮老顽固懂个屁。

面试那天,地点没选在威严肃穆的朝堂,而是挑了御花园旁的一处偏殿。

李云龙没穿那身累赘的龙袍,就一身寻常的锦缎便服,大马金刀地往太师椅上一坐,一条腿很自然地翘了起来,抖个不停,活脱脱一个占山为王的山大王在聚义厅里盘点人马。

殿下,几十个从各地筛选出来的“奇人异士”战战兢兢地站着,大气都不敢喘。

旁边陪审的几位朝廷大员,一个个正襟危坐,可那紧绷的面皮和时不时抽动的嘴角,还是暴露了他们内心的荒谬感。

“开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