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 > 第313章 父亲的旧笔记,留下“派系”线索!

第313章 父亲的旧笔记,留下“派系”线索!(1/2)

目录

书房内,台灯的光晕被限定在桌面一隅,光线之外,是浓得化不开的黑暗。

【警告!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意志,已经注意到了你!】

冰冷的金色字符在苏晨的视野中缓缓消散,但那股从骨髓深处渗透出来的寒意,却像水蛭一样,死死地吸附在他的神经末梢。

他的手指还搭在档案的第一页上,那泛黄的纸张触感粗糙,却仿佛带着某种诡异的生命力,正透过他的指尖,窥探着他的灵魂。

被发现了。

这个念头没有带来恐慌,反而激起了一种近乎于残酷的冷静。

苏晨缓缓地、一寸一寸地,将手指从文件上挪开。他的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拆解一枚最精密的炸弹,生怕任何一丝多余的震动,都会引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他没有继续翻看,甚至没有再多看一眼文件的内容。

他知道,这东西现在就是一块烧红的烙铁,谁碰谁死。周鸿途把它交给自己,或许是考验,或许是敲打,但绝不是让他现在就去硬碰硬。

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意志”,那个能设下如此恶毒“尘封之-锁”咒缚的人,其能量层级,远超他之前遇到的任何对手,包括“白狐”。

在不清楚对方底细的情况下,任何贸然的探查,都是自寻死路。

苏晨将文件重新装回牛皮纸袋,用那根旧棉线,一圈一圈,按照原来的样子,仔仔细细地缠好。他把档案袋放回公文包的最深处,拉上拉链,仿佛封印了一个潘多拉魔盒。

做完这一切,他才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书房里安静得可怕。

他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有力的跳动声,一下,又一下,像在为某个未知的存在倒计时。

他现在就像一个走在黑暗森林里的猎人,刚刚不小心踩断了一根枯枝,发出了清脆的声响。他不知道那声音惊动的是一只兔子,还是一头饥饿的猛虎。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刻停在原地,屏住呼吸,与黑暗融为一体,等待。

但,仅仅等待是不够的。

苏晨的目光,缓缓移向书房角落里那个上了锁的樟木箱。

那是父亲留下的遗物。

母亲去世后,他便将二老的东西都整理好,封存在了这个箱子里。他一直没有勇气打开,因为他害怕触碰到那些会勾起思念的旧物。

可现在,他必须打开它。

周鸿途给他的官方档案,是敌人眼中的“明棋”,已经被监控,被锁死。他需要一张“暗牌”,一张只有他自己知道的、来自父亲的地图。

他需要知道,二十年前,父亲在调查七号疗养院时,究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他又是在和谁战斗。

苏晨从抽屉里找出那把小小的黄铜钥匙,钥匙因为许久未用,已经蒙上了一层暗淡的铜锈。他走到箱子前,蹲下身,将钥匙插进锁孔。

“咔哒。”

一声轻响,锁开了。

他深吸一口气,掀开了沉重的箱盖。

一股混合着樟脑丸、旧书和岁月沉淀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

箱子里码放得整整齐齐。最上面是几件父亲生前常穿的衣服,已经洗得发白,叠得方方正正。苏晨拿起一件蓝色的确良衬衫,领口和袖口已经被磨出了毛边。他将衬衫贴在脸上,上面似乎还残留着父亲身上淡淡的烟草味。

他的眼眶有些发热。

他将衣服一件件取出,小心地放在一边。开相册,第一页就是一张全家福。照片上,年轻的父亲穿着一身警服,英姿勃发,母亲依偎在他身旁,笑靥如花,而自己,还是个穿着开裆裤、被抱在怀里、啃着手指的奶娃娃。

苏晨的指腹轻轻摩挲着照片上父亲的脸,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和他记忆中的样子,慢慢重合。

他继续往下翻,箱子的最底层,是父亲的书。

大部分是专业书籍,《刑侦逻辑学》、《犯罪心理学侧写》、《法医学概论》……每一本都被翻看得起了毛边,书页里用各种颜色的笔,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和心得。

苏晨一本一本地拿出来,他知道,如果父亲留下了什么,一定就在这些他最珍视的东西里。

终于,在一本半旧的《资治通鉴》里,他摸到了一点异样。

这本书比同等厚度的其他书要沉上一些,而且书页的侧面,似乎有被重新胶合过的痕迹。

苏晨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将书平放在桌上,用一把裁纸刀,小心翼翼地沿着书脊的缝隙划开。

书的内页,被人为地挖空了一个长方形的凹槽。

凹槽里,静静地躺着一本巴掌大小的黑色封皮笔记本。

笔记本的封皮是真皮的,边角已经被摩挲得油光发亮。没有任何文字,没有任何标识,就像一块沉默的黑色石头。

就是它了。

苏晨将笔记本拿了出来,入手微沉,带着一种独特的质感。

他翻开了第一页。

映入眼帘的,是父亲那熟悉的、遒劲有力的钢笔字。

没有日期,没有标题,第一页上只画着一个巨大的、类似树状图的结构。

最顶端,写着两个字:“市委”。

。这些枝杈并非简单的平行排列,而是盘根错节,有的互相连接,有的彼此对立,用不同颜色的箭头标注着复杂的关系。

苏晨的目光,瞬间被其中两个最大的分支吸引。

一个分支,被父亲用蓝色的钢笔重点圈出,旁边写着几个字:“学院派,理想主义,重程序,根基在高校与理论界。”在这个分支着一个括号,里面写着:“可塑,但过于爱惜羽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