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巧妙回绝,让对方无话可说!(1/2)
夜风带着一丝凉意,吹过车水马龙的街口。
苏晨站在“春江月”那片辉煌灯火的阴影里,像一尊沉默的雕像。手机屏幕上那张图片,清晰得有些刺眼。
紫砂茶杯,器型古朴,色泽温润。旁边,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猪茶宠,泥料与杯子同源。
这套茶具,他下午才在组织部陈海平副部长的办公桌上见过。
发信人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张图片所传递的信息,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他今天一整天的行动轨迹。
它在说:我知道你拒绝了“橙色”的晚宴。
它还在说:我也知道你下午见了“蓝色”的核心。
它最后说:我,在看着你。
苏晨感觉自己像是站在一个聚光灯下,四周是无边的黑暗,黑暗中有无数双眼睛在审视着他。那条神秘短信里的“非对称制衡”,此刻有了更清晰的注脚。这个隐藏在暗处的第三方势力,既不想让他倒向刘主任的“橙色”派系,也不希望他被陈海平的“蓝色”派系完全吸纳。
他们,想让他成为一枚独立的、可以被他们随时动用的、用来打破现有平衡的棋子。
苏晨的指尖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划过,没有丝毫犹豫,他选中了那条短信和那个号码,按下了删除键。然后,他清空了回收站。
仿佛那通电话、那张图片,从未出现过。
面对一个看不见的对手,最好的应对,就是不应对。你不知道对方的底牌,不知道对方的耐心,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落入圈套。把皮球踢回去,让黑暗中的人自己感到疑惑,让他们自己走出下一步,这才是上策。
他将手机揣回兜里,转身汇入人流。背后的“春江月”依旧灯火通明,觥筹交错,但那里的喧嚣,已经与他无关。
……
第二天,市委大院。
当苏晨端着擦拭干净的暖水瓶,走进综合二科办公室时,一股微妙而滞涩的空气扑面而来。
办公室还是那个办公室,人还是那几个人,但感觉全变了。
角落里,王建国躺椅上的鼾声,今天停了。他架着老花镜,捧着一份《南州日报》,报纸的边缘微微颤抖,眼神却时不时地从报纸上方,像潜望镜一样,悄悄地扫向苏晨。
李月今天化了一个格外精致的妆,粉底比平时厚了一层,像是戴上了一副坚硬的面具。她看到苏晨,没有像往常那样阴阳怪气,只是从鼻子里发出一声轻不可闻的冷哼,然后将头扭向一边,专心致志地修剪起自己的指甲,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最大的变化,来自钱卫国。
老科长今天没有泡茶。他那只宝贝的、从不离手的紫砂杯,此刻正倒扣在桌上,杯底朝天。他本人则戴着眼镜,一言不发地盯着面前一份文件,眉头紧锁,仿佛在研究什么世界级的难题。
苏晨将暖水瓶放到自己的桌上,开始像往常一样整理桌面,打扫卫生。他能感觉到,三道目光,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或隐蔽或直接地落在他身上。
他知道,昨晚在“春江月”发生的事,已经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传遍了市委大院这个小小的生态圈。
一个刚来没几天的新人,当众拒绝了市府办实权主任刘长河亲自许诺的、一步登天的提拔。
这件事,在不同的人耳中,会解读出完全不同的版本。
在普通干部看来,这是傻,是天大的傻瓜,是把送到嘴边的肥肉又吐了出去,是政治上的自杀。
但在真正懂行的人看来,这背后隐藏的信息,就太丰富了。
他为什么敢拒绝?他背后站着谁?是周鸿途秘书长授意的吗?还是他有更硬的后台,根本看不上刘长河抛出的这个“正科级、副处待遇”?
苏晨,这个名字,在一夜之间,从一个“有点能力的愣头青”,变成了一个“背景深不可测的神秘新人”。
他现在,就是办公室里的那只薛定谔的猫。在箱子打开之前,没人知道他到底是死是活,是强是弱。
所以,王建国不敢再把他当成可以随意使唤的杂役;李月不敢再公然挑衅,只能用“咔嚓”的剪刀声表达不满;而钱卫国,这位“蓝色”派系的暗棋,则陷入了更深的困惑。
他想不通。
陈部长那边刚完成试探和初步拉拢,苏晨转头就拒绝了“橙色”派系的橄榄枝。这本该是好事,说明苏晨没有倒向对家。可他拒绝的方式,太决绝,太不留情面,几乎是公开撕破了脸。这种不给自己留后路的人,真的能成为一枚好用的棋子吗?他到底是真的忠于周鸿途,还是一个谁也无法掌控的、危险的变数?
钱卫国想不通,所以他今天连茶都喝不下了。
“小苏。”
就在苏晨刚刚坐定,准备开始工作时,钱卫国开口了。他的声音有些干,不像平时那样温润。
“钱科长。”苏晨立刻应声,身体微微前倾,做出聆听的姿态。
钱卫国扶了扶眼镜,目光从文件上移开,落到苏晨脸上,细细地打量着。
“昨晚……休息得还好吗?”他问了一个没头没脑的问题。
苏晨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属于年轻人的赧然,他挠了挠头:“不太好。昨晚陪刘主任喝了点酒,有点上头,回来又想着科里还有份文件没核对完,心里不踏实,折腾到半夜才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