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一卷雄文动帝心(2/2)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丝毫犹豫,将女儿那份《代藩防务新考》小心翼翼地卷好,收入袖中。
这是一场豪赌。但他决定,信女儿一次。
……
乾清宫,西暖阁。
空气压抑得仿佛凝固了一般。
嘉靖皇帝身着明黄色道袍,半躺在软榻上,双目微阖,看不出喜怒。他的面前,内阁首辅严嵩、次辅徐阶,以及六部九卿中的几位重臣,都躬身侍立,大气不敢出。
地上,散落着十几本奏疏,全都是弹劾代王朱衡的。
“诸位爱卿,都看过了吧?”嘉靖皇帝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一个藩王,在自己的封地里,开矿、练兵、造火器……还把巡抚给顶撞了回来。说说吧,该当何罪?”
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永明立刻出班,义正辞严:“启禀陛下!代王朱衡,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其行径与当年图谋不轨的宁王、汉王如出一辙!臣恳请陛下,立刻下旨,着三法司会审,将其押解进京,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臣附议!”几名言官立刻跟上,慷慨激昂。
严嵩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徐阶则微微皱眉,似有不同意见。
嘉靖皇帝的目光,落在了兵部尚书林远山的身上。
“林爱卿,你是兵部尚书,你来说说。他那‘镇西王府’,都快成一个军火库了,你这个尚书,难道就没有一点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林远山身上。
林远山出列,躬身一拜,声音沉稳:“启禀陛下,臣,有不同看法。”
他从袖中取出那份《代藩防务新考》,高高举过头顶:“臣这里,有微臣之女,奉命探查代王封地后,写回的一份万言策论。请陛下御览。”
一名小太监接过文稿,呈递到嘉靖皇帝面前。
嘉靖皇帝懒洋洋地睁开眼,接过文稿,漫不经心地展开。可只看了几行,他的眼神就变了。从漫不经心,到饶有兴致,再到凝神细思,最后,变成了难以掩饰的震惊与兴奋。
整个暖阁,只听得到他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许久,他将文稿重重地拍在御案上,发出一声巨响,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好!好一个‘九边屏藩’!好一个‘以武彰文’!”嘉靖皇帝猛地坐直了身体,眼中精光四射,哪里还有半分慵懒之态,“朕只知道边防糜烂,国库空虚,却不知,我大明宗室之中,竟还有如此经世致用之才!”
他站起身,在大殿中来回踱步,显得异常激动。
“你们只看到他练兵,却没看到他练的是能克制鞑靼的精兵!你们只看到他造枪,却没看到他造的是能让倭寇都跪地求购的神器!”
他指着地上的奏疏,冷笑道:“张永明,你刚才说要将他明正典刑?那你告诉朕,当鞑靼的铁蹄踏破边墙,屠戮我大明百姓的时候,是你那张嘴能挡住他们,还是代王的燧发枪能挡住他们?”
张永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臣……臣有罪!”
嘉靖皇帝没有理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林远山:“林爱卿,你养了个好女儿啊!此女之才,不在当朝状元之下!她这篇策论,给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他顿了顿,拿起朱笔,高声道:“传朕旨意!”
“代王朱衡,锐意进取,勇于任事,固我边防,扬我国威,实乃宗室之楷模!特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以示嘉奖!其‘九边屏藩’之策,着兵部详加研议,令大同、宣府、辽东各总兵官,一体观摩学习!钦此!”
旨意一出,满堂皆惊。
严嵩那一直半闭着的眼睛,猛地睁开,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芒。徐阶则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微笑。而张永明等一众言官,则面如死灰,瘫软在地。
一场足以让朱衡万劫不复的政治风暴,就因为一卷雄文,不仅消弭于无形,反而化作了一场天大的功劳和赏赐。
林远山躬身领旨,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女儿赌赢了。
而那个远在塞外的年轻藩王,从此,将真正地,龙入大海,再也无人能轻易束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