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银钱落袋声,匠户始归心(2/2)
“不是!”那年轻匠人激动得脸都红了,“是靖王爷!前几天在大沙口用神炮轰死五百个鞑子的那个靖王爷!”
“他怎么了?”孙小毛好奇地抬起头。
“靖王爷要开‘匠学府’,招人呢!”年轻匠人把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是在用气声说,“说是……只要是匠人,肯去投奔,就给脱了匠籍,恢复良民身!还……还管吃管住,孩子能上学,最要紧的是……发月钱!”
“月钱?”孙老头嗤笑一声,“能有几个大子儿?半两?一两?够买几斤糙米?”
年轻匠人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伸出一根手指,颤巍巍地说道:“普通匠人,一个月……十两!”
“什么?!”孙老头猛地站了起来,声音都变了调。
“手艺好的,三十两!能独当一面的大师傅,一百两!”年轻匠人一口气说完,自己都觉得像在说梦话。
整个工坊的锻打声,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下来。所有的匠人,都围了过来,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呼吸粗重,像是听到神话故事一般。
十两……一百两……
这些数字,对于他们这些一个月连半两银子都拿不稳的人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消息……可靠吗?”一个匠人颤声问道。
“我表哥的堂弟,就在靖王府当差,他亲耳听见的!王府已经拨了十万两银子,专门办这个事!而且,靖王爷说了,只要去了,先发三个月的安家银!”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眼睛里,都燃起了一团火。那是被压抑了无数代的,对自由的渴望,对尊严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孙老头浑浊的眼睛里,也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亮。他看了一眼身旁瘦弱的孙子,孙小毛不能一辈子都耗死在这个地方!
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了掌心的老茧。
“他娘的!”孙老头一咬牙,低声吼道,“反了!这军匠,老子不当了!”
“孙师傅,可是……逃匠是死罪啊!被抓回去,是要被活活打死的!”有人害怕地说道。
孙老头环视一圈,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怕死的,就留在这,继续给张千户打招牌,继续让你儿子孙子跟你一样,当一辈子没屌的奴才!想活得像个人样的,就跟我走!靖王爷连鞑子都敢轰,难道还护不住我们几个匠人?!”
他的一番话,点燃了所有人心中最后的一点血性。
“走!”
“孙师傅,我们跟你走!”
“干他娘的!死也比在这儿憋屈死强!”
当晚,月黑风高。
宣府卫所军器局,一夜之间,人去楼空。
数十名拖家带口的军匠,在夜色的掩护下,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了奔向宣府城外那座“匠学府”的洪流之中。
而在靖王府新落成的匠学府大门前,王瑾正焦急地踱着步。
突然,远处传来了车轮滚动的声音和隐约的人声。
他精神一振,连忙迎了上去。
只见一支由十几辆大车和上百人组成的队伍,正朝着这里走来。为首的,正是那个他派出去的亲信。
“殿下!殿下!来了!都来了!”亲信激动地喊道。
王瑾定睛一看,只见队伍里,男女老少,皆有。他们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眼神里充满了忐忑、不安,却又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希冀。
为首的孙老头,在看到匠学府那气派的大门和门口手持崭新兵器的王府护卫时,腿肚子都有些发软。
王瑾快步上前,对着孙老头,竟是长长一揖:“诸位师傅,一路辛苦。我家王爷有令,凡入我匠学府者,皆为上宾。来人,带诸位师傅去‘迎新堂’,上热茶,备酒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孙老头等人何曾受过这等待遇,一时间手足无措。
等他们被带入窗明几净,温暖如春的“迎新堂”,喝上了香气扑鼻的热茶,吃上了白面馒头和热腾腾的肉菜时,许多人当场就哭了。
酒足饭饱之后,王瑾捧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盘走了进来。
木盘上,是一堆堆码放得整整齐齐,在烛光下闪着诱人光芒的银锭。
“诸位师傅。”王瑾清了清嗓子,“我家王爷言出必践。这是诸位的安家银,按照之前说好的,先发三个月。请诸位按名册上前领取。”
孙老头作为手艺最好的大匠,第一个被叫到名字。
王瑾亲手将三百两白花花的银子,用一个布袋装好,递到了他的手上。
那沉甸甸的触感,是如此的真实。
孙老头的手在颤抖,他活了六十年,从未见过这么多钱。他猛地跪倒在地,朝着王府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声音嘶哑地喊道:
“草民孙德海,携全家老小,谢王爷活命之恩!从今往后,我这条老命,这身手艺,就卖给王爷了!!”
“我等,愿为王爷效死!”
身后,所有的匠人,齐刷刷地跪倒一片。
哗啦啦的银钱落袋声,与众人激动的誓言交织在一起,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朱衡站在不远处的阁楼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知道,他最强大的武器,不是“惊神”,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