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代码:烬 > 第14章 漏洞赏金

第14章 漏洞赏金(2/2)

目录

“尊敬的贡献者:您提交的漏洞编号#bUG-734-Sierra 经我方技术团队验证确认。该漏洞评级为‘中危’。感谢您为瀛海市网络安全做出的贡献。根据奖励计划条款,赏金 5,000 信用点已支付至您提供的账户。请注意查收。望您继续支持龙吟系统,共筑安全未来。”

通知下方,还有一个附加条款的链接,要求他签署一份电子保密协议,承诺不对外公开漏洞细节。

林劫快速浏览了协议,用那个匿名账户的身份电子签了名。整个过程冰冷、高效,没有一句多余的人话。

他调出那个匿名账户的余额。5000信用点,不多不少。对于一个中危漏洞来说,这个价格被压得很低,但对于系统而言,这只是一笔微不足道的、打发叫花子的小钱。

目的达到了。

他成功地在系统的庞大日志中,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合法”的记录。一个名叫“张三”(他胡乱填的名字)的、有点技术的匿名用户,在庆典期间发现并上报了一个漏洞,换取了一笔赏金。这个记录像一层薄薄的灰尘,覆盖在了他庆典期间可能留下的任何真实活动痕迹之上。

这层灰尘或许很薄,一吹就散。但对于系统而言,一个拥有“良好贡献记录”的个体,其威胁等级通常会下意识地被调低半级。这微小的心理优势,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或许就能争取到零点几秒的逃生时间。

然而,就在他准备清除所有操作痕迹,退出匿名账户时,终端屏幕突然极其短暂地闪烁了一下,一行极其隐晦的错误代码在日志深处一掠而过。

林劫的动作瞬间凝固。

这行错误代码他认识。它并非来自公共信息发布系统,而是指向一个更深层、更核心的子系统——龙吟系统的内部权限管理日志审计模块。这个模块按理说绝不应该与一个外部的、低级别的赏金计划反馈系统产生任何直接的数据交互。

除非……这次漏洞提交触发了某种跨系统的、更深层次的关联审查机制?

他的心微微一沉。系统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复杂和警觉。它像一头沉睡的巨兽,即便最轻微的触碰,也可能惊醒它某些相互连接的神经末梢。

他立刻动用最高权限的根工具,像最精细的外科手术般,切入刚才那瞬间产生的日志流深处。

数据被他强行截留、解密。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微微收缩。

在他的漏洞报告被验证的同时,系统内部的确启动了一个隐藏的关联查询。查询的目标,并非他伪装的“张三”,而是试图将漏洞的技术特征(代码风格、利用手法、甚至报告行文习惯)与系统内部一个庞大的“潜在威胁特征库”进行模糊匹配。

更令他脊背发凉的是,查询日志显示,特征库返回了一个“低概率匹配”结果。匹配对象是一个三年前的、已被封存的内部事件编号。那个编号……林劫太熟悉了。那是他还在龙穹时,第一次独立发现并上报的一个核心系统设计缺陷,一个足以让当时项目组负责人冷汗直流的严重问题。他因此受到了嘉奖,但也因为报告方式过于“直接”而被某些人记恨。

系统……还记得他。

即使他改头换面,即使他刻意隐藏技术特征,系统那庞大的记忆库依然从最细微的代码习惯中,嗅到了一丝熟悉的、令人不安的味道。

低概率匹配。这意味着警报并未真正触发,或许只是某个底层算法例行公事的标注。但这也意味着,他那层自以为是的伪装,在系统真正的洞察力面前,可能薄得像一张纸。

“獬豸”……或者负责监控的AI,是否看到了这个低概率匹配?他们是将其视为算法噪音,还是……一个需要标记的疑点?

冷汗无声地浸湿了他的后背。

他以为自己是在玩弄系统,却险些被系统更深层的、连他自己都未必完全了解的机制所反噬。

他迅速切断了所有连接,清除了本地一切可能残留的日志和缓存数据,甚至物理重置了网络接口的硬件地址。车间里再次恢复寂静,只有他自己的心跳声在耳边聒噪。

漏洞赏金拿到了,掩护身份建立了。但同时,他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向深渊中的猛兽,投下了一颗微小的、却可能被察觉的石子。

福兮祸所伏。

他靠在冰冷的金属工作台上,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目光再次落在那台沉默的终端上。

“墨妃”的加密信道标识,依旧静静地躺在那个角落,像一枚等待被拾起的、布满锈迹的硬币,一面可能是通往真相的捷径,另一面则可能直通向死亡。

之前的谨慎是对的。但这个意外的发现,是否意味着他需要更快地获取信息,更快地行动?

他在黑暗中沉默良久,最终,没有去触碰那个标识。

他需要更安全的方式。他需要更多的准备。

他转身拿起一把扳手,走向一辆悬吊着的、等待维修的悬浮引擎。冰冷的金属触感传来,让他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

代码的世界危机四伏,而眼前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故障,反而显得简单而纯粹。他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那个危险的平衡点。

赏金已入袋,但代价,或许才刚刚开始计算利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