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尾声与新的开始(1/2)
时光荏苒,距离陈北玄在破败的719厂宿舍中醒来,已悄然过去了十个春秋。
十年,足以让一个濒临破产的三线工厂,蜕变为共和国陆军装备的擎天柱石;十年,足以让一个籍籍无名的年轻技术员,成长为肩负国家战略使命的“共和国功勋工程师”;十年,也足以让一纸名为“沙漠之狐”的简陋方案,演进成一个足以改变陆地战场的庞大“麒麟”家族。
又是一个深秋,天高云淡。719厂厂区,早已不复当年的萧瑟。现代化的厂房鳞次栉比,绿树成荫的道路上,身着工装、行色匆匆的员工们脸上洋溢着自信与活力。在厂区中央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台披着崭新军绿色涂装的QN-001A“麒麟”主战坦克,作为厂徽和精神的象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陈北玄的办公室,也从当年那间简陋的技术科,搬到了研发中心顶层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墙上不再仅仅是复杂的技术图纸,还多了那张他与总部上将的合影、那枚沉甸甸的“共和国功勋工程师”奖章证书,以及一幅巨大的、描绘着“麒麟”车族在未来智能化战场想象图的数字壁画。
他站在窗前,俯瞰着这片再熟悉不过的土地。远处,为“麒麟”车族扩建的新总装车间正在封顶;近处,一群来自“麒麟定制班”的实习生,正围着那台广场上的坦克,兴奋地听着一位老师傅的讲解。
十年风雨,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从“沙漠之狐”的绝地求生,到“麒麟”项目的艰难立项;从VDB总线控制器的通宵调试,到电机绕组的手工困境;从寒区试验场的危机,到总参紧急会议的十二个月倒计时;从首批接装部队的挑剔反馈,到授勋仪式上的无上荣光……
这十年,是他个人重生的十年,是719厂涅盘的十年,更是共和国陆军装备开启跨越式发展的十年。
秘书轻轻敲门,送来了最新的报告。陈北玄回到办公桌前,翻开文件。
· 报告一:QN-002重型步兵战车已完成首批次50辆的生产交付,在北方和西部军区部队的适应性训练中表现优异,获得广泛好评。
· 报告二:基于“麒麟”底盘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QN-003)样车已通过初步评审,进入下一阶段测试。
· 报告三:“苍穹”计划下的轻型无人侦察车原型,在模拟对抗中,成功与“麒麟”主战坦克实现了初步的“侦察-打击”协同。
· 报告四:与某友好国家就“麒麟”基础出口型(代号“沙龙野牛”)的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 报告五:“麒麟工程学院”筹建方案已通过部委初审,进入详细规划阶段。
每一项进展,都标志着“麒麟”的足迹正在不断延伸,影响力持续扩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