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小批量试生产的挑战(1/2)
授勋仪式的荣光与使命下达的激昂尚未散去,719厂便以最快的速度切换至新的战斗模式——“麒麟”主战坦克型(QN-001A)及重型步兵战车型(QN-002)的小批量试生产。这是将图纸和样车转化为制式装备的关键一步,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大规模列装的进度和部队对新装备的信心。
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生产线启动的初期便暴露无遗。小批量试生产并非定型车间的简单复制,它要求的是稳定性、一致性与可重复性,而这恰恰是手工样机阶段最容易忽略的。
第一个拦路虎,是供应链的波动。
虽然前期进行了供应链优化,但当真正开始以稳定节奏要求供货时,一些问题被放大。
为QN-002步兵战车配套的35毫米机关炮炮塔回转机构,来自一家外部协作厂。首批交付的20套机构中,竟有5套在厂内检测时发现回转噪音超标,齿轮啮合存在微小但不可接受的偏差。
“怎么会这样?他们提供的样件明明是合格的!”负责总装的工程师急得满头大汗。
陈北玄立刻派出一支质量小组驻厂核查,发现对方在批量生产时,为了赶工期,省略了一道关键的热处理后的精磨工序,导致齿轮批次性精度下降。
“停止接收!全部退回!要求对方严格按照工艺规程生产,并派驻厂代表监督!”陈北玄态度强硬。他知道,对质量的妥协就是对战士生命的不负责任。但这批货的延误,直接导致了QN-002总装线的停滞。
第二个难题,是生产节拍与质量的平衡。
为了尽快形成产能,生产管理部门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日产量计划。但在实际执行中,为了赶进度,一些环节开始出现粗糙的苗头。
一天,陈北玄在巡视QN-001A车体焊接线时,发现一名年轻焊工为了追求速度,在焊接一道非主要但依然关键的承力焊缝时,焊接速度过快,导致焊缝成型不良,存在潜在的气孔和未熔合缺陷。
“停下!”陈北玄立刻叫停了操作,“这道焊缝需要重焊!记住,我们生产的不是普通商品,这是战士在战场上的堡垒!每一道焊缝都关系到生死!”
他当即召集所有焊接工位的人员,再次强调质量红线。“进度必须服从质量!任何违背工艺规程的操作,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