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新的征程(1/2)
定型后的波澜并未动摇陈北玄的根基,反而像淬火后的冷锻,让他和整个团队的目标更加清晰,意志更加坚定。外部挖角的诱惑在陈北玄明确表态和周卫国争取到的、更具竞争力的待遇与事业平台面前,逐渐消散。核心团队在短暂的休整和明确的未来规划激励下,重新凝聚起斗志。他们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陈北玄没有沉浸在定型的喜悦或应对波澜的疲惫中,他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了下一个宏伟蓝图——全面推进“麒麟”车族化与下一代技术预研。研发中心的顶层会议室再次挂起了巨大的规划图,但这一次,图纸的内容更加复杂,层次更加分明。
第一战线:车族化攻坚战。
会议室的一面墙上,挂起了“麒麟车族型号研制甘特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几个核心车型的并行开发节点:
· qN-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与炮兵装备研究所合作,重点解决大口径火炮后坐力与底盘稳定性的匹配、自动装弹机集成、以及炮兵指挥系统的嵌入。
· qN-004 装甲抢修\/抢救车: 集成大型液压吊臂、牵引绞盘、野战维修工具和焊接设备,是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
· qN-005 野战防空导弹发射车: 与防空系统单位协同,作为区域防空导弹的机动发射平台,对底盘的电能分配和发射稳定性提出特殊要求。
每个车型都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由经验丰富的骨干担任组长,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但必须严格遵守平台接口标准(Icd)。陈北玄则作为总架构师和协调人,确保各车型开发不偏离整体方向,并解决跨型号的技术冲突和资源分配问题。
“我们要像下围棋一样,不是一个个棋子孤立地摆,而是要形成合力,布下一个强大的‘车族阵’!”陈北玄在动员会上如是说。
第二战线:生产优化与成本控制。
另一面墙上,展示的是“精益生产与供应链优化作战地图”。周卫国亲自挂帅,组建了生产优化小组。
· 价值流分析: 对从原材料到整车的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梳理,识别并消除浪费(如不必要的搬运、等待、过度加工等)。
· 工艺持续改进: 鼓励一线工人提出工艺改进建议,设立“金点子”奖。例如,一个老师傅提出的某个夹具的微小改进,可能就能节省数分钟的操作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