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构建系统的第一步:如何选股(2/2)
2. 市净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pEG低于1.2
4. 市值不低于200亿元(排除小盘股的高波动风险)
“估值是艺术不是科学,”韩风提醒自己,“这些标准提供的是概率优势,而非绝对保证。”
第五重滤网:管理层与公司治理
最后一层滤网涉及定性判断,韩风通过以下几个维度评估:
· 管理层持股情况
· 历史承诺兑现记录
· 关联交易比例
· 分红政策稳定性
“如果一个公司前三大股东都是知名的价值投资基金,那就是很好的加分项。”韩风记录道。
---
03 实战检验:系统的第一次运行
为了测试这个选股系统,韩风选择了当前热门的新能源车产业链进行实战演练。
按照五重滤网,他开始了筛选:
第一重,行业前景:新能源车是国家战略方向,市场规模超万亿,年增速超过20%,完全符合标准。
第二重,护城河:他重点关注电池领域的龙头宁德时代。该公司拥有技术专利壁垒和规模成本优势,全球市场份额连续五年第一,护城河明显。
第三重,财务健康:查阅宁德时代的财报,净资产收益率近三年平均18%,资产负债率55%,营收复合增长率35%,各项指标达标。
第四重,估值:当前市盈率处于历史30%分位,pEG约0.9,低于设定的1.2标准。
第五重,管理层:创始人团队技术背景深厚,持股稳定,过去五年承诺的产能和目标基本兑现。
“宁德时代通过了所有滤网,”韩风在笔记上打了个勾,“它进入了我的核心股票池。”
同样的流程,他还筛选出光伏领域的隆基绿能、人工智能领域的海康威视等7家公司。整个A股市场,只有不到20家公司通过了全部五层滤网。
“这个结果令人安心,”韩风评价道,“说明系统足够严格,避免了选择过多导致的决策瘫痪。”
---
04 持续优化:系统的生命力
韩风深知,任何系统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他为自己的选股系统设置了两个优化机制:
第一,季度回顾:每季度检查一次选股标准是否需要调整,特别是行业前景和政策方向的变化。
第二,失败分析:对任何因基本面恶化而被剔除股票池的公司,进行详细的失败原因分析,从中提炼教训来完善筛选标准。
在今天的交易日志末尾,韩风写下了自己的选股心法:
“日期:2025年1月15日
今日里程碑:构建个人选股系统。
系统核心:五重滤网选股法。
心法要点:
1. 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选股是概率游戏,追求70%的胜率重复做,而不是100%的胜率做一次。
2. 知道不买什么,比知道买什么更重要:严格的标准帮助我避开90%的陷阱。
3. 系统不完美,但比没有系统完美得多:接受系统会错过牛股,但只要它能帮我持续找到优质公司,就是成功的。
4. 一致性是灵魂:绝不在系统外做临时决策,哪怕因此错过暴涨股票。
下一步:选股解决‘买什么’,接下来需要解决‘何时买’和‘买多少’的问题。”
合上日志,韩风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四千只股票的迷宫,现在有了一张可靠的导航图。虽然他知道这个系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但重要的是,他终于摆脱了凭感觉选股的原始状态,走上了系统化投资的职业道路。
(第四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