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招揽人才(2/2)
说完这些,沈歌再也忍不住,趴在病床上小声哭了起来。她的肩膀微微颤抖,瘦弱的身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单薄。林逍坐在旁边,心里五味杂陈——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清秀灵动的姑娘,竟然经历了这么多苦难。成分不好、父母双亡、无家可归,这些沉重的词语压在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身上,实在太残忍了。
林逍递给她一张手帕,轻声安慰道:“别哭了,都过去了。现在你安全了,先把身体养好,以后的事慢慢想办法。”沈歌接过手帕,擦了擦眼泪,抬起头看着林逍:“林大哥,我知道我给你添麻烦了。等我身体好点,就去把银簪卖了,把住院费和医药费还给你。”
林逍摆摆手:“钱的事不急,也不用你卖银簪,那是你母亲留给你的念想,不能卖。住院费我已经交了,你安心养病就行。”他想了想,又说道:“如果你不嫌弃,等你身体好点,可以先去我们林场住一段时间。我家有多余的房间,我娘也喜欢你这样的姑娘,正好可以和我妹妹作伴。”
沈歌愣了一下,不敢相信地看着林逍:“林大哥,你……你说的是真的?我成分不好,要是去了你们林场,会不会给你家添麻烦?”林逍笑着说道:“现在政策越来越宽松了,成分不好怎么了?你又没做错什么。我们林场的乡亲都很朴实,不会在意这些的。”
其实林逍心里也有自己的考量。沈歌是个知青,有文化识文断字,算账记账肯定不在话下,而自己的狍子场正好缺个这样的人手——之前场里的账目都是自己抽空记,有时候忙起来就乱了套,进出货的数量也常记混。沈歌要是能留下来帮忙管账目、做登记,既能解决她的住处问题,也能帮自己分担压力,一举两得。
“真的太谢谢你了,林大哥!”沈歌激动地说道,眼睛里重新焕发了光彩,“我……我可以帮你家干活,做饭、洗衣服、喂猪,我什么都能干!”林逍笑着摆手:“不用你干这些杂活,我家有我娘打理。其实我有个想法,我开了个狍子养殖场,正好缺个识文断字的人管账目、做登记,你要是愿意,等身体好点就去那里帮忙怎么样?每月给你开工资,管吃管住。”
沈歌眼睛一亮,连忙点头:“我愿意!我在知青点的时候帮会计记过工分账,算账记账都没问题!”她没想到自己的文化能派上用场,更没想到能有这么安稳的工作,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林大哥,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干,绝不会出岔子!”看到她脸上的笑容,林逍也松了口气——这样一来,沈歌就能在林场立足,自己的狍子场也能更规范,真是两全其美。
两人正聊着,医生走了进来,给沈歌检查了一下身体,笑着说道:“恢复得不错,烧已经退了,再输两天液,观察一下,要是没问题就可以出院了。”林逍连忙问道:“医生,她的冻伤没事吧?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医生说道:“没事,轻微冻伤,抹点药膏就好了,以后注意保暖就行。”
医生走后,林逍决定先回林场一趟,跟父亲林建国说一声留沈歌在狍子场帮忙的事。他跟沈歌打了招呼:“你先好好休息,我回林场跟我爹说声这事,顺便安排下住的地方,晚点就回来。”沈歌连忙点头:“林大哥你去吧,路上小心。”林逍快步走出医院,骑上摩托车往林场赶,没多大功夫就到了家。林建国听了这事,当即点头:“这主意好,狍子场的账目是该找个靠谱人管了,这姑娘看着稳重,错不了。我这就去把西厢房收拾出来,烧点热水烘烘,晚上就能住。”
林逍歇了口气,又骑上摩托车返回县城。回到病房时,沈歌正靠在床头发呆,看到他回来连忙坐直身子。林逍笑着说道:“住处安排好了,我家西厢房,烧了火烘着呢,晚上就暖和了。狍子场的事我爹也同意了,每月给你二十块工资,管吃管住,你看咋样?”沈歌连忙说道:“太多了林大哥,十块钱就够了,我啥都不用愁,哪能要这么多。”林逍摆手:“就按二十块来,这是你该得的。对了,你在知青点还有东西吧?我后天送你回去拿,拿完直接去狍子场熟悉下环境。”
中午的时候,林逍去医院食堂打了饭菜,有红烧肉、炒青菜和米饭。沈歌这几天一直吃清淡的食物,看到红烧肉,眼睛都亮了,但还是不好意思地说道:“林大哥,不用点这么好的菜,太浪费钱了。”林逍把红烧肉推到她面前:“你身体弱,需要补充营养,快吃吧。我娘说了,要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才能好好教书。”
吃完饭,林逍去供销社给沈歌买了些日用品:牙刷、牙膏、毛巾,还有一盒雪花膏。沈歌看着这些东西,感动得说不出话——自从父母去世后,就再也没人这么关心过她了。林逍从口袋里掏出五十块钱,放在床头柜上:“这钱你拿着,买点想吃的补补身子,要是还有啥需要的自己去买。后天我来接你,咱们一起去知青点拿东西。”沈歌连忙推辞,林逍硬是把钱塞到她手里:“拿着吧,就当是提前预支的工资,好好养病才有力气干活。”
下午,林逍去了县武装部,把沈歌的情况跟张部长说了一下,想请张部长帮忙给沈歌办一个临时的身份证明,方便她在林场居住和工作。张部长听完沈歌的遭遇,也很同情,说道:“这姑娘不容易,成分问题现在也不像以前那么死板了,身份证明的事我来帮你办,明天就能给你送过去。”林逍连忙道谢:“谢谢张部长,麻烦您了。”
从武装部出来,林逍又去了知青办,跟工作人员说了然沈歌要在本地林场工作的事,免得后续知青点那边有疑问。知青办的工作人员看了林逍的民兵团副团长证件,又听说沈歌有了稳定工作,也没多为难,只是登记了信息,说后续会跟红星知青点那边通个气。林逍松了口气,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回到医院的时候,沈歌正靠在病床上翻看林逍给她买的一本《会计基础》——早上林逍特意去书店挑的,想着让她提前熟悉下记账相关的知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她看得很认真,眉头微微蹙着,遇到不懂的地方还会用手指在被子上划写。林逍没有打扰她,轻轻把买的苹果放在床头柜上,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着她。
过了一会儿,沈歌抬起头,看到林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林大哥,你回来了。这本书真好,我看了几页,学到不少东西,谢谢你。”林逍说道:“喜欢就好,以后要是有不懂的,再给你买别的书。对了,你的身份证明我跟张部长说好了,明天就能办好,这样后续工作生活都方便。”沈歌感激地说道:“林大哥,你为我做了这么多,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林逍笑着说道:“别总说报答,以后好好干活就行。对了,我跟你说说狍子场的情况,你提前有个数。”
林逍给沈歌讲了狍子场的规模,有多少只狍子,每天的喂食规律,进出货的流程,还有账目的大致情况:“平时主要记狍子的数量变化,饲料的采购支出,还有卖狍子肉、狍子皮的收入,不用太复杂,但要清楚明白。陈文勇兄弟俩在场上帮忙,都是实在人,有啥不懂的你问他们就行。”沈歌听得很认真,还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记下来,问道:“林大哥,饲料采购是固定的人吗?记账要附收据不?”林逍点头:“固定跟王大叔买,每次都有收据,你收好了贴在账本上就行。”
林逍给沈歌讲了林场的历史,讲了乡亲们的淳朴善良,讲了6分场的狍子养殖场,还讲了上次猎杀野猪的事。沈歌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问:“林大哥,林场的孩子们都多大了?有没有课本啊?”林逍说道:“孩子们大的十几岁,小的五六岁,之前都是乡亲们轮流教认几个字,没有课本。等你去了,咱们再想办法找些课本。”
聊到傍晚,林逍看天色不早了,跟沈歌说道:“我今晚回林场住,让我娘给你熬点鸡汤,明天一早送过来。护士这边我打好招呼了,有事你喊她。”沈歌连忙点头:“林大哥你去吧,不用麻烦阿姨熬鸡汤,我身体好多了。”林逍笑了笑:“补补恢复得快,听话。”他又跟值班护士交代了几句,才骑上摩托车回了林场。王秀兰果然在厨房忙活,看到他回来说道:“鸡汤熬上了,放了点枸杞,明天一早热了正好送过去。西厢房收拾好了,铺了新褥子,你去看看。”林逍去西厢房看了看,暖烘烘的,被褥都叠得整整齐齐,满意地点点头。
晚上躺在床上,林逍想着沈歌的事,心里踏实了不少。这姑娘身世可怜,但性子坚韧,还有文化,留在狍子场肯定能帮上大忙。之前自己一个人管着狍子场和民兵团的事,常常忙得脚不沾地,现在有了沈歌管账目,自己也能松口气,多花点心思在民兵团冬季防野兽的工作上。他想起张部长开会时说的话,决定明天送完鸡汤就去安排巡逻队的事,不能耽误。
第二天一早,林逍提着保温桶里的鸡汤去了医院。刚到病房,就看到张部长的通讯员拿着一个信封走了进来,里面是沈歌的临时身份证明。沈歌看着身份证明上自己的照片,眼泪又流了下来——这是她父母去世后,第一张属于自己的正式身份证明,意味着她终于有了安稳生活的底气。林逍把鸡汤倒出来,递给她:“快趁热喝,我娘熬了一晚上,补身子。”沈歌接过碗,喝着鲜美的鸡汤,眼泪掉在了碗里,却觉得这是自己这辈子喝过最香的汤。
医生检查后,说沈歌恢复得很好,可以出院了。林逍去办理了出院手续,把沈歌的东西收拾好,扶着她走出医院。“先去我家住两天,适应下环境,后天咱们去知青点拿你的东西。”林逍把东西放进摩托车边斗,扶着沈歌坐上去。沈歌点点头,双手紧紧抓着边斗的扶手,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摩托车驶进林场,沈歌看到林建国和王秀兰站在门口迎接她,连忙从边斗里下来。王秀兰快步上前,拉着她的手说道:“姑娘可算来了,快进屋暖和暖和,炕烧得热乎。”沈歌不好意思地说道:“麻烦叔叔阿姨了。”进了屋,王秀兰给她倒了杯热水,又拿出自己织的毛衣:“试试这件,看看合不合身,我照着你身材估摸着织的。”沈歌穿上毛衣,大小正好,心里暖烘烘的。
中午王秀兰做了丰盛的饭菜,有红烧肉、炒鸡蛋、炖白菜,都是沈歌很久没吃过的家常菜。林晓拉着沈歌的手,叽叽喳喳地跟她说着林场的趣事,说陈文勇叔叔打猎很厉害,说冬天的雪能堆好大好大的雪人。沈歌看着这一家人的热情,心里的不安渐渐消散了——她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落脚的地方。
下午,林逍带着沈歌去狍子场转了转。陈文勇兄弟正在给狍子喂食,看到林逍带着沈歌来,连忙打招呼:“林逍哥,这就是要管账的沈姑娘吧?”林逍点头:“对,以后账目就交给沈姑娘管,你们多配合。”陈文勇连忙说道:“放心吧,以后收据都给沈姑娘收好。”沈歌看着圈里的狍子,又看了看堆放饲料的仓库,认真地跟陈文勇打听起每天的喂食量。林逍站在一旁看着,嘴角露出了笑容——有了沈歌的帮忙,狍子场肯定能经营得更好,这个冬天,也注定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