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热火开工(2/2)
中午时分,赵秀兰的饭菜也做好了。炖鸡汤、炒鸡蛋、凉拌黄瓜,还有一大盆玉米饼,香气飘满了整个砖窑场。大家放下手里的活,围坐在灶台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赵婶的手艺真不错!比食堂的饭菜好吃多了!”一个农场职工笑着说。赵秀兰笑着摆手:“好吃就多吃点,下午才有劲干活。”
饭后休息了半小时,大家又投入到工作中。林逍带着人开始挖围栏的坑,每两米挖一个,一米深,然后把松木桩埋进去,用锤子夯实。老张师傅则教大家怎么拉铁丝网,“这铁丝网要缠三层,最上面一层要向内倾斜,狍子跳不出来。”他一边说一边示范,“连接处要用铁丝绑紧,不能留缝隙。”
虎子割完茅草,也过来帮忙拉铁丝网。他力气大,一手抓着铁丝网的一头,使劲往前拽,很快就拉平了。“逍儿哥,你看这狍子场建起来,得养多少狍子才够啊?”虎子一边干活一边问。“先养二十只,试试水。”林逍说,“等技术成熟了,再扩大规模。到时候咱再建个沼气池,用狍子的粪便当原料,既环保又能照明做饭。”
正说着,砖窑场门口传来一阵马蹄声,抬头一看,是三爷爷林守业来了,身边还跟着两个农场职工,手里提着几袋东西。“三爷爷,您怎么来了?”林逍连忙迎上去。“我来看看进度,顺便给你们送点东西。”林文山笑着说,“这是农场刚收的玉米,给你们当饲料;还有几袋水泥,修地面用,比泥巴结实。”
林逍心里一暖:“三爷爷,太谢谢您了!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林林守业摆摆手,在砖窑场里转了一圈,看到大家干劲十足的样子,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进度挺快。我跟场里说了,以后你们需要玉米、秸秆这些饲料,农场优先供应,按成本价算。”“那可太好了!”林逍连忙道谢,有了农场的支持,饲料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林林守业临走时,特意把林逍拉到一边:“逍儿,养狍子是新鲜事,要多跟李技术员沟通,别蛮干。要是资金不够,跟三爷爷说,农场能给你凑点。”“我知道了三爷爷,您放心吧。”林逍感动地说,有这么多长辈和乡亲支持,他更有信心把狍子场搞起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砖窑场的变化越来越大。屋顶补好了,再也不怕漏雨;保暖棚的隔断砌好了,分成了六个小间;围栏也建起来了,三米高的铁丝网围着三十亩林地,像一道坚固的屏障。林逍还在林地中间挖了个小水池,引了小溪的水进来,供狍子喝水。
第五天的时候,老周带着李慧来了。看到焕然一新的砖窑场,老周笑着拍了拍林逍的肩膀:“逍儿,你这效率可以啊!比我预想的快多了。”李慧则认真地检查起保暖棚和围栏,时不时点头:“不错,很专业。保暖棚的通风口留得合适,围栏的高度也够,底下埋得深,狍子跑不出去。”
她走到水池边,看了看水质:“水很干净,不过要定期换水,防止滋生细菌。明天我带点驱虫药过来,给场地消消毒,然后就可以把狍子迁过来了。”林逍连忙点头:“麻烦李姐了,我都听您的。”老周则四处打量着:“销路我已经联系好了,县城的三家大饭店都跟我签了协议,只要狍子出栏,他们就按每斤十五块钱收购。等规模扩大了,我再联系省城的商场。”
当天下午,林逍和虎子把老院子里的三只狍子迁到了新的狍子场。解开笼门的那一刻,成年狍子先是警惕地望了望,然后小心翼翼地走出笼门,在林地里面转悠起来。小狍子则紧紧跟着母狍,好奇地打量着新环境。看到水池,母狍带着小狍子走过去喝水,样子十分悠闲。
“太好了,它们适应得不错!”林逍高兴地说。李慧在旁边提醒:“刚开始几天别喂太多精饲料,让它们先适应一下青草。每天观察它们的粪便,要是有异常,及时给我打电话。”“我记住了李姐。”林逍认真地记在心里,他专门找了个本子,用来记录狍子的进食和健康情况。
迁完狍子,林逍兑现承诺,去镇上给赵秀兰买了两只小猪仔。赵秀兰看到小猪仔,笑得合不拢嘴:“这俩小东西真壮实,跟虎子弄来的那两只正好凑一对。我一定好好养,年底杀了给大家改善伙食。”林晓梅则给四只小猪仔起了名字,分别叫“哼哼”“唧唧”“噜噜”“嘟嘟”,每天放学都去喂它们。
狍子场建好后,林逍没闲着。他每天早上都去狍子场查看,给狍子添食、换水,然后跟着林爱民学习砌墙、修屋顶的手艺;下午则带着虎子进山,继续下套抓狍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又抓了两只母狍,种源终于凑齐了一公四母;晚上则在灯下研究李慧给的养殖手册,记满了厚厚的一个本子。
有一天,林逍正在给狍子喂食,黑子突然对着围栏外低吼起来。抬头一看,是之前一起围剿狼群的联勤队队员王强。“逍儿哥!”王强快步走进来,“县武装部的王参谋来了,说要找你聊聊。”林逍心里一动,连忙跟着王强去了村部。
看到王参谋,林逍连忙敬礼:“王参谋,您怎么来了?”王参谋笑着摆手:“我是来给你送好消息的!上级听说你带头搞养殖,还带动乡亲们就业,很重视。经过研究,决定给你颁发‘青年创业带头人’的荣誉证书,还奖励你一千块钱的创业基金!”
林逍愣住了,他没想到养狍子还能得到上级的表彰。王参谋把荣誉证书和奖金递给他:“逍儿,好好干!上级很看好你,要是遇到困难,随时跟武装部说。我们打算把你的事迹上报给市里,让更多人向你学习。”“谢谢王参谋!谢谢上级的支持!”林逍激动地说,有了这一千块钱,他就能再买些养殖设备了。
从村部回来,林逍拿着荣誉证书和奖金,心里满是激动。他把证书挂在狍子场的宿舍里,然后拿着奖金去了县城,买了台小型粉碎机——有了粉碎机,就能把玉米、秸秆粉碎成饲料,既方便又节省成本。老周看到粉碎机,笑着说:“逍儿,你这脑子转得真快,有了这东西,饲料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回到狍子场,林逍把粉碎机安装好,试了试效果。玉米放进粉碎机,很快就变成了细腻的粉末。虎子看着粉碎机,兴奋地说:“逍儿哥,有了这东西,以后喂狍子、喂猪都方便多了!我娘再也不用费劲地磨玉米了。”林逍笑着点头:“以后咱还要买更多设备,把狍子场建成现代化的养殖场。”
当天晚上,林逍在狍子场的宿舍里召开了个小会,参加的有虎子、林爱民和两个负责日常喂养的农场职工。“现在场地建好了,种源也齐了,接下来就是精细化管理。”林逍拿出笔记本,“虎子,你负责每天进山割草,保证饲料供应;林师傅,你负责场地的维护,要是有破损的地方及时修补;两位大哥,你们负责每天喂食、换水、清理粪便,观察狍子的健康情况,有问题及时汇报。”
众人齐声应和,虎子举手道:“逍儿哥,我建议咱们弄个考勤本,谁干了啥,干了多久,都记下来,这样公平公正。”林逍笑着点头:“这个主意好,就按虎子说的办。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根据考勤和表现发奖金,干得好的多奖点。”
散会后,林逍独自坐在宿舍里,看着窗外的月光。狍子场里很安静,偶尔传来狍子的轻响。他拿出苏颜的照片——这是上次表彰大会时,两人一起合影的,苏颜穿着警服,笑得很灿烂。“苏颜,你看,我做到了。”林逍轻声说,“等狍子场盈利了,我就去省城找你,让你看看我的成绩。”
他把照片小心翼翼地放进钱包里,然后拿出养殖手册,继续研究。他知道,狍子场只是个开始,他要抓住改革开放的风口,积累更多的资本,然后去做更大的生意。他有前世的记忆,知道未来的机遇在哪里,只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总有一天能站在更高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林逍就去了镇上的银行,把老周投的三千块和自己的五千块存了进去,开了个联名账户——这是老周建议的,账目公开透明,方便两人对账。然后他又去买了些玉米和精饲料,拉回狍子场。
刚回到狍子场,就看到李慧来了,手里拿着个保温箱:“我给你带了些疫苗,给狍子打了,能预防传染病。”林逍连忙道谢,跟着李慧给每只狍子打针。李慧一边打针一边说:“下个月母狍子就要发情了,到时候要把公狍子和母狍子放在一起,注意观察,要是有打架的情况及时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