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弱宋铁血郎 > 第5章 保定府

第5章 保定府(1/2)

目录

凛冬已深,朔风如刀。

当色目商队的车轮终于碾过保定府夯土厚重的城门门槛时,车厢内伪装成账房先生“赵昀”的赵昺,几乎能听到自己僵硬的骨节在颠簸中发出的细微呻吟。

月余的舟车劳顿,从温润的江南水网一路向北,深入这丢失百年的燕云故地、北国腹心。

他算是真切领教了何为“行路难”。

漕船换马车,驿站连野店。

纵有厚毡垫底,车厢的每一次颠簸都像是要将五脏六腑震离原位。

寒风无孔不入,即便裹着最厚的皮裘,指尖也常常冻得失去知觉。

更磨人的是沿途所见。

中原战乱虽已平息下去,但千里北行,触目所及,凋敝萧索远多于生机。

荒芜的田亩,坍塌的土墙,衣衫褴褛、目光麻木地在寒风中瑟缩的流民……

偶尔经过几处稍显齐整的村落,也多是元廷屯田军户的庄子,壁垒森严,与外面赤贫的世界泾渭分明。

这便是他赵氏江山沦陷后的中原!疮痍满目,元气未复。

赵昺将自己深深窝在车厢角落,尽量减少颠簸带来的不适,也将眼底那份沉重的悲悯与怒意,隐藏在账房先生应有的疲惫木讷之下。

所幸,他们这色目商队的身份,加上阿卜杜勒那口地道的波斯语和陈宜中老练圆滑的应对,以及沉甸甸的银钱开道,一路上的关卡盘查虽多,却少有真正的刁难。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老语在元廷治下,尤其是在这些汉人军侯实际掌控的北地,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银钱递过去,驿卒、税吏、城门守兵脸上的冰霜便消融几分,盘问也成了例行公事。

这冰冷的现实,让赵昺更深刻地体会到权力与金钱交织而成的通行法则。

保定府。

这座自石敬瑭那遗臭万年的割让后,便脱离汉家数百年的城池,如今已是张柔和张弘范父子经营数十年的根基重镇。

年关将至,城内的气氛却与一路行来的萧瑟迥异。

街道虽称不上摩肩接踵,但也人流熙攘,颇有些生气。

商铺大多开着门,布幡在寒风中招展,售卖着年货、皮货、粮食乃至来自西域的零星杂货。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骡马的响鼻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带着北地粗犷感的繁华。

更让赵昺留意的,是此地的秩序。

街道干净,少见流民乞丐聚集。

巡城的兵卒虽身着元军号服,但队列齐整,眼神锐利,对商旅百姓并无随意呵斥勒索之举,显是军纪严明。

这与他们途经其他一些由蒙古贵族或色目官吏直接管辖、显得混乱无序甚至隐隐透出戾气的城镇,形成了鲜明对比。

“看来…张柔父子治军理民,确有其法。” 赵昺透过微微掀开的车帘缝隙,低声对身旁同样在观察的陈宜中说道。

他声音压得极低,用的是闽地口音的官话,在车轱辘和市井喧嚣的掩盖下,倒也不虞被人听去。

陈宜中微微颔首,老眼中也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是…公子明鉴。此间气象,与传闻中张弘范治军令行禁止,秋毫无犯之风,如出一辙。张家在此地根基之深,威望之重,可见一斑。”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这满街的安稳,皆赖张家铁腕维持。只是不知…这安稳之下,埋着多少宋金旧民的枯骨?”

赵昺默然。

是啊,这保定府的井然有序、民生稍安,是建立在张柔降蒙灭金、张弘范灭宋逼死他的累累血债之上!是依附于元廷这异族统治机器之上的畸形繁荣!

这繁华,如同覆盖在冻土上的一层薄雪,看似洁净,底下却是冰冷刺骨的仇恨与屈辱。

马车在城中一处颇为整洁、专供行商落脚的客栈前停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