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 > 第38章 杀人不见血

第38章 杀人不见血(2/2)

目录

特使携带重金和洪承畴许诺,密会高杰。

洪承畴对高杰的人品、性格极为清楚。知道他与闯王有夺妻之恨,再也无法回头了。

现在其因缺饷而部下不稳、自身暴虐不得人心,只须威逼利诱便可成其大事。

特使侃侃而谈:“将军骁勇,然困守泗州,兵无粮饷,朝不保夕。弘光昏聩,马阮嫉贤,岂是明主?不若早寻出路!我大清求贤若渴,以将军之才,裂土封疆,富贵岂在话下?难道要学那李自成,被朝廷逼得走投无路?”

同时,细作在其军中散布“刘泽清、刘良佐已暗中与清廷接触”的谣言,制造恐慌和不信任。

刘良佐、刘泽清所部分别驻在庐州、淮安。

针对二人贪婪成性、军纪败坏的特点,直接以巨金贿赂。

清廷密使化身“盐枭巨贾”或“豪绅代表”,以“犒军”、“买平安”为名,送上成箱的金银。

并暗示:“将军拥兵自重,朝廷早已不满。与其坐等被削,不如早结善缘。清军南下,只在旦夕,将军若肯行个方便,或提供些便利,便是泼天的功劳!

将来新朝鼎立,将军便是开国元勋,享不尽的荣华!”

其麾下几个贪婪的将领,更是被重点收买。

黄得功部也驻在庐州。

洪承畴知黄得功相对忠直,不易收买。便一改做法,采取孤立与造谣之策。

一方面,加大对其余三镇的策反力度,使其与黄得功渐行渐远。另一方面,派出细作在黄得功防区及南京散布谣言:

“黄得功拥兵自重,对朝廷催饷不满,已有异心!”

“其与刘体纯暗通款曲,欲效仿山东故事!”

……

旨在挑拨黄得功与弘光朝廷的关系,使其陷入猜忌,难以有所作为。

大量细作混入南京及江南各城镇,在茶馆酒肆、勾栏瓦舍、漕运码头等消息集散地,化身说书人、行脚僧、落魄书生,散播各种动摇人心的流言:

“左侯爷要清君侧啦!大军不日东下!”

“江北四镇要散伙了!高杰要投清,刘泽清要自立!”

“朝廷库银早就空了!皇帝的银子都用来修宫殿、选美女了!”

“马士英、阮大铖把军饷都贪了!他们在南京城外的庄园,比皇宫还气派!”

“清军势大,连登州的‘妖火’都奈何不了多尔衮,江南能守得住?”

更恶毒的一条则是:

“刘体纯才是真命天子!他那边有吃有穿有饷发,还不用剃头!听说他是建文帝子孙,回来报仇的!”

这条消息传到了弘光帝耳朵里,让他大大的恶心了一把,对刘体纯再无一点好感。

必须承认,这些传言和谣言比吴三桂的刀马可厉害多了。

真的要论起汉奸的价值, 洪承畴比吴三桂不知道高出多少倍。

一个只会抡刀杀人,一个却杀人不见血。

清廷的毒计如同致命的病菌,迅速在弘光朝廷这具早已病入膏肓的躯体上蔓延、发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