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第154集:碑前承愿(1/2)
第154集:碑前承愿
晨露还凝在破庙前的药草叶上时,双经渡已带着随安——那时还只叫药农之子——往山坳里去。老医者的药圃就在那片背风的坡上,昨日采药材时撞见的山民说,老人家走的那天,手里还攥着株刚成熟的防风。
“先生,立木牌要写些什么?”少年攥着柴刀,刃上还沾着晨起劈的新柴碎屑。他脚边捆着半截松木,是双经渡特意让他从破庙后墙拆下来的废木料,说“不必费新材,心意到了就好”。
双经渡正蹲在药圃边端详。圃里的药材长得不算齐整,知母与黄芩交错着,角落里几株苍术被杂草挤得歪歪扭扭,却都透着股韧劲。他指尖拂过一株半枯的艾草,叶尖虽黄,根茎处却冒出嫩芽:“就写‘医者某公之圃’,其余的,让山民们自己说。”
少年不解:“连名字都不刻全?”
“他若想留名,生前便不会只在这山坳里种药了。”双经渡起身时,裤脚沾了些带露的泥土,“《金刚经》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医者的名声,从不在碑上。”
说话间,坡下传来窸窣声。十几个山民背着竹篓往上走,领头的是个跛脚老汉,手里捧着个粗瓷罐。见了双经渡,众人都停住脚,老汉上前一步,将罐子往地上顿了顿,里头的东西发出细碎的碰撞声:“先生,这是俺们凑的铜钱,想请个石匠来,好歹刻块像样的石碑。”
双经渡望着罐口露出的几枚磨得发亮的铜钱,轻轻推回老汉的手:“木牌就好。老人家在世时,给你们送药从不收钱,如今若用铜钱立碑,倒显生分了。”他指了指药圃,“你们看这些药草,春生夏长,就是他留下的碑。”
老汉愣了愣,黝黑的脸上慢慢绽开笑纹:“先生说得是。俺们笨,想不出那些道理,就觉得该让后人知道,这儿有个好人。”
山民们七手八脚地帮忙。少年按双经渡画的尺寸削松木,山民里有个会些木工的,用凿子在木牌边缘刻了圈简单的花纹。双经渡蹲在一旁,听山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老医者的事。
“前年俺婆娘难产,是老汉背着草药走了半夜山路来的,分文没收,就喝了碗糙米粥。”
“他教俺们认紫苏,说受了风寒,煮些叶子喝就管用。”
“上个月他染了疫,还惦记着圃里的半夏该收了,怕淋雨烂在地里……”
说到最后,谁都没再出声。晨雾渐渐散了,阳光透过树梢落在药圃里,照得那些半枯的、新生的草木都泛着暖光。双经渡拿起刻好的木牌,上头“医者某公之圃”六个字不算周正,却一笔一划透着郑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